專上學院條例不就收生劃線 教局:檢視表現首看策略
【明報專訊】立法會法案委員會昨日開會,逐條審議《2025年專上學院(修訂)條例草案》。多名議員關注新例出爐後,會否訂明註冊院校須取錄的學生人數。教育局副秘書長李忠善說無意就各校取錄人數「定一條死線」,局方將來會考慮院校的策略計劃,檢視各校表現是否符合其計劃內容。
議員憂未劃線招院校覆核
民建聯陳仲尼認為,將來有專上學院可能收生不多,「可能(人數)在灰色地帶,夠或不是太夠」,但或仍可提供證據顯示其教學達到學習目標與成效,關注院校何謂「符合註冊資格」。議員周文港關注若未就收生「劃線」,會否招致院校將來申請覆核,問局方將來會否在法例以外,透過指引規定院校學生人數。
局方:有院校「不想做大」盼精專
李忠善稱,新例條文讓局方彈性檢視各類院校。他說明白每間專上院校發展模式和取向不一,亦有院校曾向局方表示「不想做大」,反而想精專地提供某些課程,局方考慮院校能否繼續註冊時,首要考慮其策略計劃,將檢視院校表現是否符合其計劃內容,「舉例院校策略計劃想有1000個學生,但年年得100個,甚至更少,從教育局角度是需問清楚,它究竟達標與否」。
李重申局方現時沒意圖就學生人數「劃線」,強調日後政府可因時制宜,但若推出新政,會先諮詢。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延續教育)吳肇基稱,新例將列明院校「所取錄的學生人數足以提供有意義的學習環境及體驗」。
另有議員關注將來院校取錄內地、澳門或台灣學生的限制及安排。李忠善稱,局方與國家教育部會商討,循序漸進改良安排。
接4修例意見 院校指新增罰則嚴苛
委員會日前就修例接獲4份意見書,有院校認為新增罰則「太嚴苛」,舉例如校董沒註冊,罰款可達25萬元。教育局書面回覆時強調,日後亦考慮犯罪意圖,如院校的校董會成員、校長、副校長或教師上任前6個月內已提交註冊申請,但教育局常秘未決定,條例不禁止上述學院成員以其身分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