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領:華埠治安問題由來已久 盼政府重視
【明報專訊】有僑領指華埠安全問題在過去一、兩個月再度惡化,有重返新冠疫情前狀況的趨勢,無論是在此居住或前往此處的華裔還是其他族裔,均對華埠安全表示擔憂。
大溫中華文化中心主席郭英華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華埠的狀況在過去一、兩個月明顯惡化,流浪漢又開始增加,數日前中心鐵柵欄有幾處被人折斷導致大門坍塌。
他續指,由於擔心安全問題,不少文化中心中文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都不願在華埠校區上課,導致疫情後流失了很多學生,如今很多家長和學生都寧願捨近取遠,驅車前往列治文校區上課。
郭英華又指,有部分華埠居民反映晚上6時後不敢出門,「這些與安全有關的『小事』每天都在發生,華埠居民和商戶每天都在面對和處理,其實不僅是現在,疫情前也是如此,華埠幾乎看不到其他區域過來的華人,在區內活動的其他族裔也同樣感覺不安全。」
雖然溫哥華市長沈觀健上台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街道整潔度,裝潢也更美觀,但郭英華認為根本問題並未解決,人們心中對華埠安全的陰影始終不曾消散,而且華埠的問題由來已久,很難說是什麼原因導致近期情況再度惡化,關鍵在於各級政府需要重視。
中華會館副理事長姚崇英接受本報訪問時,對有華埠長者遇襲身亡表示傷心及遺憾,但因仍未清楚兇徒動機和案件背景,不宜過早發表評論,希望知情者向警方提供線索協助早日破案。
姚崇英認為現時華埠治安有改善,其中一個原因是區內遊民明顯減少,但若要繼續改善,三級政府應該想辦法將市內遊民分散到不同地方,減輕單一地區承受的壓力。他引用溫市警數據指,去年溫市整體商舖盜竊案按年上升12%,市中心更飈升40%,搶劫案也增加了3%,反映市內治安仍急需改善。他又質疑本國司法制度過於寬鬆,導致犯罪者無懼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