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摘星廚神.巴黎夢》欠驚喜 木村拓哉獨撐大局
【明報專訊】日本「萬人迷」木村拓哉主演電影《摘星廚神.巴黎夢》去年底在日本上映,截至3月初當地累計279萬入場人次,進帳40億日圓(約2億港元),勝過木村伙拍《前男友的遺書》綾瀨遙合演的古裝片《The Legend & Butterfly》,後者僅收24.7億日圓(約1.2億港元)。《摘》片票房不錯,但敘事力不足,下廚場面也沒有驚喜,木村成為全片最大賣點。
名廚小林圭擔任顧問
《摘星廚神.巴黎夢》原為日本TBS電視台劇集《摘星廚神》,2019年播出時收視報捷,全劇平均12.9%,最高16.4%。會開拍電影版,因《摘》劇結束時,木村拓哉與台前幕後均表示「希望有續集」,當時木村已有「巴黎三星餐廳」的故事概念。其後法國餐廳KEI的日本名廚小林圭2020年拿下法國米芝蓮三星,木村深信續集應以巴黎和日本名廚為骨幹,可惜受新冠疫情影響,開拍計劃延後。其實電影上映前,TBS推出了特備劇《摘星廚神 東京特別篇》造勢,香港觀眾可以在影視串流平台myTV SUPER或Max收看《摘星廚神》。
《摘星廚神.巴黎夢》講述名廚尾花夏樹(木村拓哉飾)主理的Grand Maison Tokyo餐廳在日本獲得米芝蓮三星後,與副廚早見倫子(鈴木京香飾)決定遠赴巴黎開分店,尾花下定決心要成為首名在法國拿到米芝蓮三星的日本廚師。然而名廚雲集的巴黎,他的餐廳只拿到兩星,若要再升一級,除了要拿到上乘食材,也要找到餐廳特色。尾花在一場盛大晚宴中失誤,餐廳面臨倒閉危機,尾花與廚房內外的同事亦出現分歧及爭執。尾花與昔日的師父約定,若下次米芝蓮評選中未能得到三星便會離開法國,他最後能否達成夢想?
電影版故事概念來自木村拓哉,且是描述日本名廚在巴黎拿下米芝蓮三星,也像是名廚小林圭的個人經歷。事實上,過去5年在巴黎唯一亞洲人主理的「三星」餐廳只有KEI。小林圭擔任此片顧問,分享了在巴黎當三星大廚的心得,並監督戲中所有菜餚。小林圭表示,「要獲得三星其實很簡單:讓每名顧客覺得在我們餐廳用餐是一生中最快樂時光。我們認為應該讓每個人得到同樣快樂,無論是常客,第一次來訪,還是米芝蓮評審員」。這概念亦放在片中,尾花最後炮製的盛宴,就是努力為每名食客帶來快樂。
戲中提到外國廚師要在巴黎開店,必須買一個商業特許權,也要與食材商建立良好關係,獲得他們信任,才會把最好食材留給大廚;尾花因沒有頂級鮮肉、海鮮及蔬菜而感到氣憤。非法籍廚師在巴黎似乎受到歧視,還有一幕尾花為了購買頂級魚子醬,拜訪生產商,對方雖然喜歡尾花的菜式,但怕得罪其他客戶而無法向尾花出售最高級魚子醬。「歧視」幾乎貫穿全片,然而化解方法卻沒有詳述,只輕輕帶過,有點可惜。
香港版本少5分鐘內容
戲中另一主線是尾花身為主廚,對廚藝、味覺和品味有絕對自信,為人卻難以相處,對同事苛刻,不願聽別人意見。由於餐廳只拿下兩星,他因此十分焦慮。木村演繹角色的低潮期表現較好,到電影尾聲描述尾花從人生低谷反彈,就拍得不夠仔細,未能突顯角色的心情轉變。
電影以法國餐廳為主題,烹調過程卻不多,只展現製成品。戲中呈現多道精美菜式,例如赤紫蘇沙冰、韓式生扇貝、稻草煙熏龍蝦、柚子雪葩配廿四個月熟成甘地芝士等,可惜只看到食物華麗一面,觀眾感受不了到底有幾好味、製作過程的心機等;相反早前上映的《孤獨的美食家》,更能讓觀眾感覺到食物的「味道」。
此片包含元素太多,既要描述主廚與其他角色的分歧與關係,也要描述日本廚師在巴黎受到歧視,還要創作米芝蓮三星美食,導致各部分敘事不足,讓人感覺木村拓哉就是電影賣點,其他角色只屬陪襯。其實扮演甜品師Rick Yuen的韓星澤演戲分不少,表現也不俗。另外,香港上映的《摘星廚神.巴黎夢》比日本版少了5分鐘內容,原來電影分「日本」和「國際」兩版本,香港上映的「國際版」,少了玉森裕太、吉谷彩子、寬一郎、中村杏等演員在日本幫尾花蒐羅食材的戲分。
上映日期: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