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斜坡塌山泥 三成缺保養 屋署:2023年271修葺令待遵 三四成政府介入跟進
【明報專訊】氣候變化下,極端降雨愈趨頻繁,觸發山泥傾瀉風險增加。土力工程處分析2023年全年601宗山泥傾瀉發現,逾50宗涉及私人斜坡,當中三成與缺乏維修有關。屋宇署總屋宇測量師鄭家興表示,截至2023年底累計有271張危險斜坡修葺令有待遵辦,政府已介入當中三四成個案,由政府委託承辦商維修,再向業主追討工程費。
屋宇署指出,未能在限期前遵辦斜坡修葺令的原因涉及業權和維修責任爭議等,提醒業主如沒遵辦而無合理辯解,署方可採取檢控行動。根據《建築物條例》,定罪最高可監禁1年及罰款5萬元。資料顯示,2020至2022年,屋宇署每年發出斜坡修葺令介乎35至59宗,檢控則介乎4至21宗。屋宇署說,一旦發出斜坡修葺令,就會在土地註冊業主名下登記,俗稱「釘契」,政府追討的維修費用亦會釘入契約,屋宇署會追討。
土力工程處副處長岑家華表示,過去10多年由於整體大雨不多,每年平均錄得約10至20宗私人斜坡山泥傾瀉,三至六成與缺乏維修有關;2023年本港受特大暴雨影響,不但山泥傾瀉整體宗數C升,由2022年的76宗急升約7倍至601宗,當中逾50多宗涉及私人斜坡,佔整體近一成,其中約三成缺乏維修。
土力處每年篩查 「業界也有責」
本港現有約2萬個私人斜坡,根據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土力處每年會為100個高風險私人斜坡做評估,並建議屋宇署根據《建築物條例》向部分未妥善保養斜坡的業主發出危險斜坡修葺令,業主收到後須在兩個月內聘用岩土工程師檢查斜坡,然後向屋宇署提交報告,經審批後盡快動工。
岑家華指出,政府雖有機制為私人斜坡做安全篩選,業界亦有責任為其負責的斜坡定期維修檢查,他提醒市民應查閱土地批約文件等,以確定須負責維修的土地範圍。他舉例說,現時全港2萬個私人斜坡中約2500個位於政府土地,地政總署發出的土地批約條款列明業主須負責維修這些斜坡。
申訴署:責任爭議礙遵辦
申訴專員公署去年11月宣布展開主動調查行動,詳細審研政府對斜坡安全的監察及規管。公署初步調查顯示,目前仍有相當數量由屋宇署發出的危險斜坡修葺令長期未獲私人業主遵辦,其中一個常見原因是維修責任出現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