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科企「出海」遇難題 港生產力局獻經驗助揚帆
內地企業「出海」一直面臨國際化的難題,擁有「內外聯通」優勢的香港,被眾多企業選為出海「第一站」。北京中關村論壇舉行期間,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中關村及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昨日受訪,向記者介紹了生產力局與他山科技的合作成果,並分享賦能科技企業的出海經驗。
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CEO馬揚介紹,他山科技主要向企業提供底層晶片和軟硬(件)的解決方案,並不具備完整的產業鏈,沒辦法直接推進到海外的客戶端。而在生產力局的幫助下解決了產業鏈的問題。他山科技在出海過程中,通過生產力局,和製作酒店服務機械人的雲[科技合作,生產出可以在酒店堶探壎N人做物品抓取,以及擺放的機械人。同時,生產力局提供了細緻的香港場景端的需求,使產品更貼合場景需要。
香港生產力局主席、立法會議員陳祖琣b會後受訪表示,出海的內地企業,大部分一開始是朝茪漲a市場發展,並沒有出海面對國際市場所具備的一些要素。企業出海需要有一個恰當的轉型,而通過香港作為「橋頭堡」,內地的企業可以繼續保留核心和本地市場,同時在香港可以轉型,在香港成立分公司、子公司,以香港國際化的氛圍發展,逐步適應國際市場。另外,生產力局可以介紹其他公益機構,或者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同時因為香港與國際市場接軌,對於判斷出海的地區和產品類型也更有優勢。
香港生產力局首席創新總監都永海則表示,生產力局有良好的硬件開發能力,且可以將軟件和硬件整合,同時因為身處香港,除了熟悉香港本土情景,亦可以完全滿足國際標準,推出的產品也可推向國際市場。除科創企業之外,對內地消費類企業出海,生產力局可以提供與國際標準統一的產品檢驗報告和可靠性測試。
陳祖琠颽Q日下午舉行的京港科技創新論壇上致辭時也提出,在過去的58年堙A生產力局一直是中小企的堅強後盾,支持業界升級轉型,促進民營企業堅實發展。去年一共服務了37,000多家中小企和初創企業,為業界及特區政府完成超過1000個科技研發項目,90%以上已經落地應用。生產力局配合香港特區政府,從應用研究、產品開發、技術轉移、智能製造、知識產權等各個環節,促進創科發展。
4月中,生產力局將聯同中關村青創中心、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及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在香港成立「出海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支持和認證服務,支持企業善用利用香港的國際化應用場景,加快產品、技術出海,邁向全球。
明報記者 王佩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