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手記:啄木鳥 /文:尚東美
【明報專訊】每年3月15日的央視315晚會,已經是一年一度的消費維權盛事,只要被晚會曝光,立即全國知曉。而今年315,內地最大的家電維修平台「啄木鳥家庭維修」就上了晚會,被指投訴多及亂收費。
咱們廣州站也曾使用過啄木鳥,由於那時人生路不熟,不敢隨便找維修師傅,怕被開天殺價,而啄木鳥平台有一個預先報價的服務,報價合適才決定下單,加上覺得有什麼事後問題可以找平台處理,因此初期也會找其幫忙,但體驗下來,關鍵還是看師傅能力,有很快找出問題迅速修好的,也有上門了兩次都搞不定,還要逐次計費,最後再拋下一句「修不了」便走人,錢付了而問題還在,肯定差評。
其實維修這方面,人工費是很難評估,看似小工程可能含大學問,看似大陣仗維修,又其實不一定要技術含量,除了賺手工,換零件就是另一收入來源,師傅的報價肯定比你自己去買的貴,這幾乎已是不成文定律,放諸香港也是差不多。如果真的要便宜,自己動手可能最超值,尤其是在網購平台上找零件非常方便,筆者試過買一個水龍頭才十多元人民幣,還送防水膠布;花灑漏水了,淘一個防水圈更換便解決,數塊錢已有不同大小,還包郵。
只不過315晚會之後,那些被曝光的企業是否就會改善?筆者不能預測,但只是好奇,如果要每年靠一日活動才能去逼令企業道歉整改、部門行動,那其餘364日他們都幹什麼去?
文:尚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