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經濟:演唱會經濟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英國搖滾樂隊Coldplay將於2025年4月在啟德體育園主場館舉辦3場演唱會,10月7日10時開售首輪在官網預售的門票,開售一小時迅即賣出大部分門票。二手交易平台一度湧現大量「黃牛飛」,有原價1399元的企位門票「炒價」達2500元,靠近舞台的A區門票則由原價2099元炒至3500元。
Coldplay巡迴演唱會香港站於2025年4月9、11及12日於啟德體育園舉行,設7種票價,有座位及企位,價格介乎399至2099元。演唱會另設3種「升級體驗」,票價介乎2799至6599元,附送不同禮品及設有入場安排。旅遊產品平台Klook亦在網上發售演唱會門票加酒店住宿套票,其中三至四星級酒店配兩張演唱會門票的套票售價為2580元起,兩張門票配四至五星酒店如文華東方酒店,套票售價則為4860元起。
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表示,啟德主場館可容納約5萬觀眾,最重要是如何安排觀眾在演唱會後轉到其他地點刺激消費。經濟學者李兆波稱,演唱會聽眾是高消費群,以往台灣及韓國等遊客在亞博館聽畢演唱會後或會即日離港,而Coldplay將於體育園開演唱會,相信大部分旅客都屬過夜客。
(主要學習重點:經濟全球化)
■基礎知識
Q:什麼是「黃牛飛」?
A:「黃牛飛」一般常見於供不應求的大型活動如演唱會,意指一些人購買門票並非自用,而是轉售牟利,這些炒賣門票的人俗稱「黃牛黨」。另一方面,亦有買家透過「黃牛黨」購票以求景觀較好或較前的座位。
經濟學上,「黃牛飛」出現是因為官方價格低於均衡的市場價格,門票市場才會短缺,導致黃牛門票出現。消委會指出,據現時本港法例,「黃牛飛」的規管只限須領牌的公眾娛樂場所,不適用於獲豁免公眾娛樂場所牌照的康文署或民政署管理場地,故在紅館或其他政府康體設施舉辦的表演活動不在規管之列,成為法例的灰色地帶。近年有主辦機構發售門票時引入實名制度,以杜絕黃牛炒賣。
Q:價格有什麼功能?
A:日常生活中,貨品價格會透露不同資訊。價格的功能可大概分成兩種。
配給功能:
一件貨品的價格決定該貨品分配給哪名買家。例如某手機定價5000元,A先生認為該手機在他心目中值8000元,B先生則認為該手機只值3000元,A先生會願意付5000元購買,而B先生不會,所以該手機便分配到A先生
分配功能:
價格指導生產者決定生產哪種物品,從而影響資源分配。例如農夫看見近來人們喜歡吃牛油果的趨勢,而牛油果價格在市場上逐漸上升,他因而會分配更多資源種植牛油果
Q:「演唱會經濟」如何提升香港經濟?
A:新冠疫情過後,各地紛紛提出政策刺激消費和吸引旅客,演唱會經濟是近年較熱門和新興的刺激經濟政策。透過舉辦演唱會和國際體育盛事等大型活動,既可刺激本地消費,亦可吸引旅客前來本地消費,同時帶動本地旅遊業、零售業、酒店業及餐飲業發展。
美國歌手泰勒絲(Taylor Swift)在全球多地舉行巡迴演唱會,為舉辦城市或國家帶來GDP增長,情况被形容為泰勒絲經濟學(Swiftonomics)。根據報道,泰勒絲在北美20個城市演出,前赴欣賞演唱會的歌迷在交通、住宿及飲食等開支,估計可為美國帶來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經濟效益。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