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明報專訊】■電子展3200企業參展 港初創研AI改作文
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及國際電子組件及生產技術展10月15日起開鑼,兩個展覽共吸引來自19個國家或地區約3200家參展商參與。
有本地初創公司2023年研發AI批改中文作文工具,採用香港中學文憑試(DSE)評分準則,並配以學校提供的學生作品訓練AI。教師掃描及上載學生作品至相關平台後,約8分鐘可生成批閱報告,涵蓋結構分析、改寫建議及改寫練習等。公司創辦人之一余穎熙表示,至今已有逾200間中學使用,未來會讓家長使用,並擬擴展至內地市場,亦會研發批改英文作文工具。
■港大收1200非本地生 稱外地生較重視在港工作機會
今學年起,8間資助大學招收非本地生上限將翻倍至佔核准學額的40%。港大收生及國際生交流事務總監嚴志堅表示,今學年本科入學的1200名非本地生,約為本地生人數(3000名)四成,其中約600人屬內地生,並強調在「擇優而錄」原則下,很多內地生成績高於港大要求。
嚴稱今學年接獲的歐美學生入學申請呈跌勢,指英美等地本有不少優秀大學,加上不少海外生不曾到訪香港,認為港大與其餘國際頂尖大學相比,吸收國際生報讀將較招收內地生難。他稱,學生選擇升學地點或受地緣政治影響,但只有很少學生家長擔心《港區國安法》等影響,反而較重視能否在港覓得工作機會。
■人力學會調查:港人平均加薪3.2% 大灣區4.8%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公布「2024年薪酬趨勢調查」,發現本港僱員2024年整體平均加薪3.2%,較2023年下跌0.6個百分點,扣除1至8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升幅後,實際基本薪酬調整幅度為1.4%。大灣區2024年整體平均加薪幅度則為4.8%。
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會長孔于人表示,隨着社會不斷高齡化,中層及資深職位的人才逐漸出現缺口,僱主必須提高薪酬留住人才,以滿足未來營運需求。大灣區方面,31.3%機構表示將於2025年加薪,12.9%機構預期會凍薪,餘下55.9%機構未決定會否調整薪酬,預計平均加薪幅度為4.7%,較全國水平略高0.1個百分點。
■岑浩輝當選澳門特首 港澳辦提社會六大認同期許
岑浩輝以394票當選第六任行政長官候任人。港澳辦以「凝心聚力 奮發革新 創造澳門更加美好的未來」為題發表2600多字文章,提及「有習近平主席和中央的堅強領導」,澳門新一任行政長官定能不負人們厚望,奮發革新。文章提及社會對岑浩輝的認同、支持和希望主要集中6方面,包括愛國愛澳、善於團結、聚焦發展、以民為本、堅守國安及開拓創新。
香港特首李家超恭賀岑浩輝當選,稱港澳兩地僅一衣帶水之隔,在國家改革開放過程是參與者和受益者,直接參與內地龐大市場並與世界接軌,且共同擔當大灣區發展責任。
■日原爆倖存者組織反核武獲和平獎
2024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日本支援二戰原爆倖存者組織「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簡稱被團協),被團協至今提供數以千計證辭、制訂決議和公開請願,並每年派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及各和平會議,提醒世界有「核裁軍」的迫切需要。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弗里德內斯不諱言,2024年的頒獎旨在聚焦堅守「核禁忌」(即反對使用核武)的必要,強調「我們所有人都有責任,尤其是核武國家」。被團協代表委員之一箕牧智之認為被團協獲獎有助說服世界「禁絕核武可達至永久和平」。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1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