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25
    星期五

書之異世界:說個笑話紀念我——《致命玩笑》的悲劇人物與抉擇

[2024.10.25] 發表
歷代蝙蝠俠系列電影中,「小丑」(Joker)一角皆深入民心。

【明報專訊】德國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深化了哲賢阿里士多德的理論,把決定人類命運的三大議題定為「人是什麼」、「人有什麼」及「你在他人眼中是什麼」,直接帶出人生悲劇源於我們對自己和所擁有的失去快樂,同時介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這三道尺放於短短46頁的漫畫《蝙蝠俠:致命玩笑》(Batman: The Killing Joke)之中,極為恰當。

我笑,因為現實太可笑

《致命玩笑》以彩色及黑白兩種風格,劃分現在與過去兩個時空:某個無名工程師家庭美滿,也懷着逗人發笑的演員夢想,奈何生活逼人,他鋌而走險計劃搶劫啤牌公司。與同謀商量期間他突然收到噩耗,其妻為孩子加熱牛奶時觸電致死。心灰意冷的他如期行兇,豈料被蝙蝠俠誤認作另一敵人「紅頭罩」,慌不擇路下失足掉進化工池,外表被化學液體侵蝕得「不似人形」。痛失家人,加上看見自己變成白皮膚、紅嘴唇、綠頭髮的奇怪模樣,他精神崩潰、狂笑不止,從此變為小丑(Joker)。「即使心理再健康,只要有一天的運氣爛到底,都會變成瘋子。」小丑活捉葛咸城警察局長戈登(Gordon),殘酷地折磨對方一家,希望藉「致命笑話」,印證悲劇和幸福只差一線。

在揭書的剎那間,彩頁和黑白頁故事恍如重疊了——小丑和戈登都失去摯愛,在曾經的幸福當中喪失自我。小丑毒打戈登時,便妙用譬喻作論:「很多放在圖書館的書都這樣,擔心自己像精美的畫冊那樣,擺在架上永遠沒人看……唉,這部作品現在大概不能翻閱了,必須先維修一下。而且修好了以後,大概也不大適合借出館外。真可惜啊,平裝書就是這麼容易壞。」戈登被囚於瘋狂過山車,作者並無安排蝙蝠俠及時營救,他必須獨自承受理智隨時崩潰的風險。

反抗悲劇才是最大的悲劇?

漫畫主題圍繞「瘋狂」和「悲劇」,戈登因工作關係主動跟理性或瘋狂的人打交道,小丑則認定自己是在「爛到底的一天」被逼瘋,無論是人為或受環境影響,同樣難以接受。然而,漫畫暗寫戈登和小丑、主動與被動的悲劇之間,還有一道影子——蝙蝠俠。儘管漫畫沒有提及,但我們對蝙蝠俠的起源皆倒背如流——曾是巨富之子的布魯斯(Bruce Wayne)小時候因拉着父母離開劇院,間接導致雙親被劫殺,蝴蝶效應下葛咸城也沉淪了。

經過多年迷失,布魯斯才認清自己,決意為葛咸城帶來「另類希望」。面具底下隱藏着的,是反覆衡量叔本華的3個論點:自我肯定、檢視擁有,還有無人關注卻又寄望成為大眾的正義象徵。漫畫中蝙蝠俠多次問道:「我們明明這麼恨對方,為什麼到現在還是一點都不了解彼此?」答案或許是之於悲劇的兩種取態。

哪個人最可笑?

故事尾聲,當然由蝙蝠俠收拾殘局,他把小丑攫住,小丑隨即送上最後的笑話:

兩個瘋人院逃犯走到屋頂,一人輕易跳到對岸,另一人則裹足不前。第一個逃犯跟第二個逃犯說會用電筒為他照亮橋面,爬過來即可。對方「異常聰明」,拒絕道:「我走到一半,你就會把電筒關掉啊!」

故事就在小丑的笑聲中收筆。不少人認為跳過去的逃犯代表蝙蝠俠,拒絕過橋的則指小丑。然而多次翻看後,筆者大膽認為,小丑其實用「第二個逃犯」諷刺蝙蝠俠不願接受現實,自以為堅守正義,卻不知道「放下」的彌足珍貴。接受悲劇,才能真正找回自我:忘記人是什麼、擁有過什麼,兼且不應在乎他人的目光。

當我與另一半談及《伊底帕斯王》(Oedipus the King)的謎語「什麼動物早上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晚上用三條腿呢?」,對方馬上答「人」,更補充是在《兒童快報》讀到這道謎題並不知是什麼古希臘悲劇名作時,我就如同小丑般放聲大笑,實實在在地為悲劇感到可笑。

■曾詠聰

中學中國文學科科主任、教學研究組召集人、講者、文學獎評審。曾獲中文文學創作獎、大學文學獎、青年文學獎等詩組冠軍。著有詩集《戒和同修》及散文集《千鳥足》

文:曾詠聰

圖:劇照、網上圖片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29期]

更多教育
諗諗佢:李紳「明坤你」,還是不小心「立flag」?
【明報專訊】「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憫農〉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代表作」。詩名點明了要「憐憫農民」的中心思想,首句... 詳情
見聞識玩:一詞辨中外
【明報專訊】香港有出售雜貨、二手貨的散貨店,稱「夜冷」店。「夜冷」是外語音譯,來源有二,有說直接從葡萄牙語「拍賣」音譯;另有說因以前的店舖有... 詳情
【明報專訊】每種物品對應指定數量,胡椒是6格,所以答案是胡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 詳情
奇趣中華:長江後浪推前浪
【明報專訊】諺語「長江後浪推前浪」以河水奔流、前後相繼來比喻人事更替、不斷前進,因此也配後句「一代新人換舊人」,表達新勝過舊之意。長江是中國... 詳情
穿越古今山:反映階級的鞋子
【明報專訊】為保護雙腳,人們外出時均會穿著鞋子。鞋子自古都是服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古代更反映階級,成語「布襪青鞋」便是指平民樸素的打扮。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