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趣:從小事做 慢慢做 堅持做
【明報專訊】「我當時大概5歲半、6歲吧,看見姐姐常提及不要浪費資源,又關心氣候變化議題,受到她的影響,便和她一起推廣環保。」Reaha說。Reaha和Dhaanya於2018年創立MyGreenMantra,提倡保護地球氣候,透過Ig專頁發布與環保相關的資訊、行動消息等。
跟隨姐姐一起做
Reaha提到,姐姐日常很關心有否善用資源,Dhaanya說:「我覺得香港最大的問題是過度消費(over consumption),舉例超級市場大部分貨品都過度包裝,我習慣帶環保袋,盡量買沒過度包裝的物品。」微不足道的習慣,也帶動Reaha加強環保意識。她又隨姐姐留意時事新聞,認識「氣候變化」議題。於是兩姐妹在4年前一起設計「日常行動小挑戰」遊戲板,Reaha說:「(遊戲板)是根據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第13項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設計的。」
■世界議題 知多點
氣候行動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第13項,希望人們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作出相應行動。網頁指出,氣候變化為環境帶來一連串改變,例如天氣模式轉變、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頻生等,這些變化影響人命安全、國家經濟等,並持續影響各國未來發展,人類應該積極行動,減低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壞影響。
兩姊妹根據居所附近的環境特點,並參考氣候行動相關網頁,列出10項氣候行動:
1. 5分鐘沐浴時間
2. 外出自備容器
3. 不用時關燈
4. 購買本地產品
5. 不過度購買時裝
6. 清潔沙灘
7. 以植物為飲食主要原食材
8. 習慣重用
9. 做好回收
10.多與人分享及鼓勵他人參與氣候行動 ●
持續4年推廣氣候行動
Dhaanya和Reaha將以上10項氣候行動內容,賦以編號,她們經常在周五放學後,拿着遊戲板,在附近商場外、沙灘上等地方,請其他人隨意從1至10中選一個號碼,揭開編號紙看內容,以示自己要做的氣候行動。
兩人這樣持續4年,Reaha說曾遇到不理睬她們的人,但再次碰面時,她成功邀請對方嘗試。她說:「幸好得到很多支持,家人、老師及同學等,也有再次見面的人會告訴我們成功實踐氣候行動等。」這讓她們感到高興。
看新聞吸收新知識
除了「日常行動小挑戰」,她們又緊貼關乎氣候變化議題的新資訊,甚至把所學拍成短片上傳至社交平台分享。Dhaanya說:「我們每周會看一次相關議題,看可有資訊需要更新。我們看的新聞網站都是可靠的,例如BBC(英國廣播公司 )、CNN(美國有線新聞網絡)等,確保資料正確。」她們在鼓勵別人行動之前,自己日常也會實踐氣候行動,Reaha說:「都是由小事慢慢做起。」
獲救助兒童獎
兩人的行動獲香港救助兒童會頒發「2024救助兒童獎」,表彰她們積極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幫助兒童改善未來環境。
該會根據影響力、啟發性和可持續性為評核得獎準則,根據準則,Dhaanya和Reaha都有優秀的表現呢!
文:鄭惠霞
圖:黃嘉禧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天下 第3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