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大住宅業主投資者佔半數
房東自住率遠低大溫 被指惡化樓市危機
【明報專訊】卑詩大學(UBC)及溫哥華校園旁保留地(University Endowment Lands,UEL)上近8000個私人寓所和獨立屋中,半數不是業主自住,當中大多數是投資者的第二個甚至第三個物業,大學教職員認為,有關單位的投資者和投機者比例過高,加劇大溫區的房屋危機。
卑大校園和UEL的單位業主「非自用」率,較大溫地區同一佔比的24%高出一倍,而大溫區已被評為全球其中一個最難以負擔的樓市。數百名卑大教職員聯署一份請願書,指卑大土地已被「私有化」,特別是通過鼓勵國內外投資者,此舉正令樓市危機和難以負擔的情況進一步惡化。
請願書說,「自90年代以來,在校園內新落成並以市場價格出售的住宅中,絕大多數並非由大學的師生和職員持有和居住,情況令人失望。在這些分契式新單位中,約半數是由投資者持有,此舉反影卑大是樓價通脹的淨貢獻者,而房屋新政策弊大於利。」
加拿大房屋統計計劃(Canadian Housing Statistics Program)2022年數據顯示,大溫區公寓的業主「非自用」率平均為38%,但卑大和UEL單位這一佔比高達51%,令人咋舌,而物業估價中位數接近100萬元。此外,在UEL數百個獨立屋中,由投資者持有的佔比高達54%,當中大多數豪宅,有些樓價更高達1000萬元甚至更高。
UEL上業主「非自用」的獨立屋數量比率,比大溫區的15%高出超過3倍,這意味着UEL上逾半獨立屋由企業持有。
卑大教職員稱,卑大及其周邊地區的非自住業主,正令普羅家庭、首置人士以及其他置業作自住用途的單位價格不斷被抬高。
卑大和UEL均為獨立實體,該兩個地區都沒有市長和市議會,構成本國其中一個最大非建制地區。卑大土地的地契通常為99年期,UEL居民直接向省府繳付地稅。
卑大打算擴展,在未來30年內增加2.4萬人口,在2050年之前,學生宿舍和社區人口總數將達到5.3萬人,這將導致西灰角區(West Point Grey)的人口跟高貴林港(Port Coquitlam)相若。卑詩省長尹大衛本身也是卑大分契單位的業主,而卑大和UEL均位於其所屬溫哥華灰角(Vancouver Point Grey)選區內,尹大衛曾承諾竭盡所能降低省內樓價。
儘管卑大和UEL均由省府負責,但該校教職員去年向校方董事會發出一封公開信,他們指校方30年來一直利用卑大地產信託基金,推銷省府送贈的數百畝土地,從而「加劇投機性土地通脹」,而卑大和省府卻錯失一個令大溫區樓價緩解的獨特機會。
卑大事務總監拉姆齊(Matthew Ramsey)近日表明,校方已制定「鴻圖」大計,為教職員和其他校內工作人員提供各項福利,包括已提供1.4萬個獲資助的宿舍牀位、約7000個私人物業中有三分之一優先出租予卑大社區,當中一些租金低於市價,另有一些教職員也獲得低息按揭貸款優惠。他又強調,卑大地產信託基金賺取的收入,大部分都用於「學術任務」,包括興建新樓宇,以及為師生和職員提供財政支援,他估計,有關款項將來可能會用於架空列車延線至卑大。UEL發言人則尚未就事件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