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23
    星期四

奇妙大自然:古人的捕魚拍檔

[2024.05.23] 發表
普通鸕孕身羽毛大致黑色,面部帶有黃色的皮膚。?Wild Wonders of Europe / Florian Moellers / WWF(圖: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在水中暢泳的普通鸕央C?David Strobel / WWF(圖: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冬季時,在米埔及后海灣一帶棲息的普通鸕央C?WWF-Hong Kong(圖: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普通鸕弗`群體聚集。?David Strobel / WWF(圖: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明報專訊】說起捕魚,我們通常會想到人們在岸邊釣魚、漁民下網圍捕魚群,或在大海中行駛的大型捕撈船等現代場面。如果把時間推回至古代,古人會用什麼方法捕魚?

「烏鬼」是捕魚好拍檔

唐朝詩人杜甫在詩中曾提及「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所謂「烏鬼」,是一種大型黑色水鳥普通鸕 (粵音「盧慈」)的別名,牠被視為古人捕魚的好拍檔。作為捕魚能手,牠們趾間有蹼,嘴長而嘴端呈u狀,適合捕魚。和其他水鳥不同,鸕巨迨W的羽毛並不防水,濕水後浮力會降低,有利牠們潛進水中捕捉獵物。

「捕魚」技術

有見普通鸕左瑪W特之處,古代包括中國江西、廣西和雲南等地漁民早於1000多年前已開始使用鸕幼歲翩A亦見於日本岐阜長良川。經過馴養的鸕弁鉥x握捕魚技巧,與漁民合作捕魚。當發現獵物時,鸕扑|噗通一聲撲向水中,迅速捕捉魚兒。為免鸕尼滼膘鄋蔣筆]下,漁民會在鸕左熔鉹l圍一個小環,確保漁獲。「鸕幼歲翩v技術代代相傳,為漁民帶來豐收。

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茞{代捕撈技術進步,加上長江等地推行「禁漁」保育計劃,這種歷史悠久的技術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現代漁民轉為使用魚網、漁船和其他現代化工具捕撈魚類。然而,「鸕幼歲翩v技術仍被視為漁農文化的重要財產,在江西、廣西和雲南一帶,更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觀鸕

要一睹普通鸕弁u身,不一定要長途跋涉,我們可在香港找到牠們的蹤影。普通鸕布O香港常見的冬候鳥,每年冬季主要在米埔后海灣一帶棲息。冬天來臨時,大家不妨親臨米埔,觀察這些捕魚能手的英姿!

文、圖: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天下 第317期]

更多教育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