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05
    星期日

孫玉菡:醫生長時間知虐兒不報可囚 強制舉報只限專業人士 衣服遮蓋只見一次未必算

[2024.05.05] 發表

【明報專訊】立法會正審議《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政府日前提出修訂,包括增設附表列明何謂「嚴重傷害」等。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昨表示,條例針對嚴重虐兒個案,重申只有列明的專業人士未有舉報,才是「情節嚴重」而有可能面臨監禁,他又以家庭醫生為例,「成日見口見面,見到佢(兒童)身體狀G,點睇都覺得佢(醫生)明知、長時間知,但都唔去舉報」。醫衛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認同醫生容易察覺病人身體受傷,特別是為全家提供護理的家庭醫生,認為條例不會增加醫生壓力。

林哲玄料不增醫生壓力

草案規定社福、教育及醫療衛生界23類專業人士須舉報嚴重虐兒個案,違者最高判監3個月及罰款5萬元。孫玉菡昨於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表示,「情節嚴重」意指該專業人士經常接觸懷疑受虐兒童,舉例「可能係佢黈a庭醫生」,便需具阻嚇力、即監禁的刑罰。他補充,若只見過受虐兒童一次,或傷勢被衣服遮蓋,難以即時察覺或判斷,則未必屬情節嚴重,需視乎情G而定。

有份開會決定不舉報違例否

孫:專業人士要獨立判斷

被問到若有機構開會審視個案後決定不舉報,當局會否追究所有會議成員責任,孫表示條例需要有關專業人士獨立判斷,「現在很多時會開會傾下,將來你(專業人士)判斷覺得是,就可以舉報」。他說,所有納入法例的專業人士會分為社福、教育及醫療三大界別,相關政策局會推出針對不同情景的指引。

林哲玄表示,一般普通科醫生都可察覺身體虐待,例如病人身上有不少瘀傷、骨折及不尋常燒傷等,為全家提供護理的家庭醫生則更易發現精神虐待端倪,例如病人性情古怪、與家人關係改變等。

就機構前線員工的做法,社福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認為,若出現懷疑受虐個案,機構開會討論後,即使認為個案未必成立,亦可先備案;如前線社工發現嚴重個案,則應繞過程序,直接舉報;同時需留空間給前線,例如受性虐待受害人須先接受輔導等。

更多港聞
海上書展船「望僕號」首訪港 邊售書邊做慈善
【明報專訊】首度訪港的海上書展船「望僕號」(Doulos Hope)正停泊尖沙嘴海港城海運大廈,昨正式向公眾開放,船上設流動書展,出售逾20... 詳情
【明報專訊】「易通行」自去年5月逐步實施,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昨發表網誌表示,現時約92%已登記車輛已開立「易通行」戶口,約76%已設立自動... 詳情
國產電動車自炒 警查司機下落
【明報專訊】大埔道近郝德傑道昨凌晨1時許發生交通意外,一輛上斜電動車在轉右彎時失事,撞狴炊雓10米鐵欄。警方到場時司機已離去,警方正追查其...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