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經濟:謹慎理財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破產管理署公布2024年2月提交個人破產呈請有648宗,按年升約16%,按月跌約14%,為2023年6月以來最低。強制公司清盤呈請方面,2月有53宗,按年持平,按月跌21%。若按年計,2023年破產呈請書數目及清盤令數目分別達7860宗和354宗,為2020年及2010年以來的新高。
數據同時亦顯示,2024年1月破產管理署發出破產令的數目達782宗,按月上升26.74%,按年則下跌6.24%。破產管理署解釋,該數目明顯增加,是由於該月法庭聆訊的呈請數目較多及所涉呈請較為準備妥當,令法院發出破產令程序較為順暢。再加上近期法院加快處置未完全符合法定要求,或被裁定為濫用程序的破產申請,從而加快相關程序並確保更多呈請不被延期或遭駁回,令該數目增加。
■相關數據
.中小學生理財習慣(表)
■基礎知識
Q:什麼是破產?
A:當債務人手上的資產抵還不到債務,例如無法支付信用卡的每月最低還款額而利息不斷增加、已經用盡一切可用的信貸額度、需借貸度日等,債務人可向法院申請破產,經審理後,由法院宣布債務人無力償還債務。
債務人被法院頒破產令後,生活將受到多項限制,例如不得購買高價商品,如住宅或汽車;在破產令期間不得擔任公司董事或參與業務管理,亦不得從事某些行業及職業,如律師、地產代理或保險代理。破產亦會影響債務人日後向銀行借貸甚至尋找工作。
Q:什麼是「借錢梗要還,咪俾錢中介」?
A:由於坊間出現不少財務中介公司,以各式藉口替財困者申請貸款,卻收取高昂手續費、顧問費及服務費等費用,使借貸人蒙受不必要的金錢損失。據《放債人條例》發牌條件,放債人(如銀行及財務公司)以文字、聲音或視像的形式,為其放債業務發出或刊登的任何廣告,必須包含該放債人處理投訴的熱線電話號碼及「忠告:借錢梗要還,咪俾錢中介」字句,以提醒公眾過度借貸的風險和不應向中介支付任何費用。
Q:青少年現時的理財觀念如何?
A:香港會計師公會2023年3月至5月期間,以網上問卷訪問1337名小四至中三學生,小學生佔8.3%,中學生佔91.7%,並發表《2023年中小學生理財現G調查報告》。調查發現近九成中小學生受訪者有儲蓄習慣,惟有近半的中小學生受訪者表示曾經向他人借錢,主要是朋輩之間互相借貸,情G令人關注。
〔主要學習重點:新經濟發展對個人(消費及就業)的影響〕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