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18
    星期四

新聞有常識:愈來愈多人造鑽

[2024.01.18] 發表
人造鑽石與天然鑽石同樣有「碳原子」成分,肉眼看來與天然鑽石並無分別。(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鑽石是從天然礦物中擷取,數量有限。然而現在科技發達,可利用與鑽石相同化學元素的物質,加工製成人造鑽石,吸引不少人購買及投資呢!

■新聞節錄

路透社引述鑽石業研究公司Edahn Golan Diamond Research & Data報道,人造鑽石市場近年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目前市場利潤達150億美元。實驗室製作的人造鑽石是真鑽石,成分、堅硬程度等與天然鑽相同。然而天然鑽是數百公里深地底的純碳分子,經過8億至30億年的高溫高壓形成的結晶礦物,需要勘探採挖獲得,且藏量有限。

現在實驗室技術能「培育」鑽石,只需幾個星期就能使碳原子變成一顆鑽石。近20年間隨着實驗室鑽石製作技術改良,令人造鑽石產量益增,愈來愈多商家打入市場,售價愈來愈低,人造鑽石平均售價由2022年12月約為天然鑽的20%至30%,跌至2023年12月只有約10%。

開採天然鑽的過程須用到燃料、碳氫化合物和重型器材,這皆會破壞環境,造成嚴重空氣污染,加劇氣候變化;部分發展中國家開採鑽石還有剝削勞工、童工,以及衝突國家通過黑市買賣天然鑽的「血鑽」問題,如塞拉利昂、安哥拉等地。人造鑽石消耗的能源較少,沒有剝削問題,顯然更環保、人道和可永續生產。

【節錄自《明報》〈人造鑽漸成潮流 標榜環保人道永續 售價僅天然鑽10% 吸年輕客珠寶鐘表商〉,2023.12.29】

■新聞概念

碳原子與碳分子

「原子」是組成不同物質的最小單位,原子與原子結合成「分子」,過程中會產生化學反應(稱「化學鍵」),不同數量的原子結合會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令物質呈現不同狀態與特性。例如當3顆碳原子結合並結晶之後,會成為柔軟的物質,可製成鉛筆芯的「石墨」;多加一顆原子,即4顆碳原子結晶後,則會變成堅硬的天然鑽石。雖然石墨與鑽石同樣含碳,但原子數量及結構排列方式有別,成為不同的東西。人造鑽石則是由一顆碳原子再加工製成,有如天然鑽石模樣的物質。

■知多點

世界之最

鑽石質地堅硬,是全球最堅硬的礦物,不過有另一種稱為「藍絲黛爾石」(lonsdaleite)的寶石,同樣由碳原子組成,可以抵抗高熱等壓力的程度比鑽石高58%,不過由於它在天然狀態下並非如鑽石般純正,因此在天然物質的硬度上,鑽石仍是「世界之最」呢!

■想一想

鑽石增多,其價值會否因此降低?為什麼?

文:鄭惠霞

圖:資料圖片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天下 第303期]

更多教育
奇妙大自然:海洋世界「獨角獸」
【明報專訊】傳說中的獨角獸,是頭上長有一隻角,身軀像白馬的神秘生物。在現實世界裏,真的有「獨角獸」嗎?讓我們認識一下在海洋生活的「獨角獸」—...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