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種米港復育 絲苗現變種 吃時帶甜產量較高 團隊徵名
【明報專訊】香港種植稻米曾盛極一時,隨虒g濟轉型、鄉郊城鎮化等因素,本地米幾乎絕[。本地農業項目「大地予我」團隊5年前從國際種子銀行找回上世紀於香港種植的33個傳統稻米品種的種子,並申請回港復育。團隊稱全數品種在林村成功復育,其中港人愛吃、已失傳多年的本地「絲苗」在復育過程中發現變異,新品種煮時有微香,吃時帶甜,口感帶黏,沒有部分傳統本地品種旱身,團隊正為新米種公開徵名,長遠期望可建立本地米資料庫作保育。
較傳統品種倒伏機率大減
「大地予我」本地稻米紀錄計劃團隊從菲律賓國際稻米研究所和美國種子庫取得33個本地稻米品種的種子,包括絲苗、老鼠牙、花腰仔、金包銀等,並在大埔林村龍丫排一塊重新開發、曾丟荒數十年的米田多次繁殖和培育。團隊會在每次收成時篩選出較健康和強壯的種子,再種下一組稻米。
團隊成員、「種植香港」農場經理袁易天說,33個品種全部成功復育,認為仍適合在香港種植,然而目前試驗的米田氣候條件較差,相信若在元朗等較佳地方種植,表現或更好。
復育「絲苗」期間,團隊發現其後代出現變異,2021年早茬有一株絲苗的米粒變大,穀殼變白、同年晚茬發現它出現較遲開花的特徵、翌年晚茬再發現矮化植株。紀錄主任王韶昀說,變異絲苗的植株矮、分~多,比傳統品種倒伏機率大減,產量亦較高;米粒口感則接近現代米,沒部分傳統本地種旱身,煮時有微香,吃時帶甜。
為傳統米繼續留種 歡迎農夫索種子
對於品種變異原因,王韶昀推測或因絲苗於試驗米田栽培時與別株植物自然雜交,亦可能與當年收集種子前已出現雜交,所以經他們培養幾代後,有部分隱性特徵開始顯露。團隊現於社交平台為新米種徵名字,稍後會公布結果。貼文中亦提及,變異品種的特徵受農夫歡迎,並可穩定地留至下一代,形容是「可遇不可求」。
為讓傳統稻米品種繼續留種,團隊表示歡迎農夫向他們索取種子。計劃經理方韻芝說,工作時發現關於本地稻米的歷史記載不多,但相信只要有人繼續留種,稻米亦有繁衍和壯大機會。袁易天補充,團隊正蒐集本地稻米的特性、在早晚茬或不同天氣下表現差異的資料,期望未來可以整合成資料庫。
明報記者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