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0.08
    星期日

下次極端天氣 要識自救

[2023.10.08] 發表
極端氣候愈見嚴峻,學會自救最重要;圖為2018年「山竹」襲港情G。

香港早前10號風球,是五百年一遇的黑雨,打風落雨不稀奇,但進入9月,香港似乎變得陌生,受災面積之廣令人意識到氣候轉變問題漸趨嚴峻,誰也無法預料下一個極端天氣事件何時發生,在極端情G下,自救是唯一的出路。

文˙ 張雪桐 圖˙ 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

1. 物資最基本 心理輔導不可缺

最熟悉的預防系統,恐怕是天文台在1998年3月起將暴雨警告信號改革,分為黃、紅和黑雨3個級別,當顏色愈深,意味茷B情愈嚴重。但不同於剛剛遠去的颱風蘇拉,這場黑雨來得突然,有網民斥天文台沒有預警,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在記者會僅解釋這是「500年一遇暴雨」、「好難預測」。

上周四晚上9時25分,天文台發出黃雨警告,25分鐘後升級紅雨,不到兩小時後的11時05分更改為最高級別的黑雨,而39分鐘後政府宣布深圳將於零時排洪的通知,更讓許多新界北部的居民徹夜難眠。對於政府的預警系統,香港紅十字會不方便談論,該會(本地緊急服務)署理高級經理黃傑指,「這一場雨會不會改變一些市民對黑雨的理解,我估計市民心中普遍都有答案」。

對賑災人員來說,遇到諸如此次極端天氣事件,送物資及日用品是家常便飯,天文台掛出黑雨警告時,只有一句「市民應留在安全地方暫避」。但黃傑說,市民亦會有心理壓力。在臨時庇護中心粉嶺聯和墟社區會堂,他觀察到有些居民會擔心財產受損,「即便家庭的受破壞程度未必很嚴重,心理輔導也需要及時提供」。

2. 冷靜保護身體 報警有技巧

當晚,那場黑雨形勢變化是全城焦點,一條條汽車和店舖被雨水沒過的新聞接連彈出,在這種情G下,市民如何自救?也許對「保持冷靜」這句話早已聽膩,但黃傑表示,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其次才是在安全情G下去較高的地方躲避。急症科專科醫生蕭粵中也指,當觀察到風雲變色或天文台說天氣轉差,市民應該避免去露天的地方,盡量選擇留在室內,並找一些較高的地方躲避,「不要去地庫」。

如果真的處於或經過露天的地方,市民需要評估危險性。蕭粵中建議,「有時不要太高估自己,或低估現場環境情G,因為湍急的水流真的會}跌人」。他說這種情G發生在市區的機會較小,但假如真的被}跌時,撞傷情G或會很嚴重,所以應盡量用手保護頭,「因為頭部是個比較重要的器官,受傷會很麻煩」。

同時,香港紅十字會呼籲避免在洪水中行走,指6吋深的水位已有足夠力量推倒行人。黃傑提醒,洪水的水質相對污糟,如果身體上有傷口,要好好保護傷口,否則有感染風險,「不過以香港的情G來看,除非特別情G,都算安全」。

而若真的被水}走,蕭粵中表示,「人一定是跟茪繻y走的,不會打橫個身。附近若有固定物,譬如欄杆、樹木等,可以選擇盡量抱住。如果有能力,再盡可能爬高一點,避免水面升高時再被}走」。他還提示,儘管比較困難,但若水較深被}走,盡量將頭部向天、脊背向下,避免水湧入口。若不慎飲入洪水,需要密切留意身體狀G,是否出現呼吸困難、發燒等。

香港紅十字會亦指,2呎水深便可令汽車浮起,若不幸被困在車內,黃傑建議首先保持冷靜,並在水流不急或者水位不高等安全情G下,離開車廂去到高位地方;如果無法撤離,可以打999,參考周邊燈柱編號,告知警員求救。

黃傑說,不鼓勵市民做一些救人的行為,因為救人需要體力和技術訓練,「雖出於好心,但隨時會成為另一個被救者」。他進一步解釋,在水災或者颱風下,可能水流比較急,即使水面看似平靜,但易有暗流,會令施救者身陷險境。黑雨那日,一段女子在柴灣附近遭洪水}走的片段在網絡引起極大關注,黃傑稱,如果在事發現場附近見到有人求救,可以提供類似木棍、長竹等,但仍不是非常鼓勵這一做法。「遇到這些情G,我們更鼓勵目擊者盡快報警,有效地告訴救援單位,有多少名傷者及他們的確實位置,包括一些其他的環境觀察,如附近地標等。」

3. 賑災技能、防災意識待提升

如政府所說,今次是「500年一遇」的大雨,不過好在香港的一大特色是雨水來得快也退得快,此次雨災雖未嚴重到需要海外救援的地步,但香港紅十字會(本地賑災服務)經理王志浩警告,「香港面對暴雨和颱風的威脅只會愈來愈頻密,颱風和暴雨的程度也只會愈來愈嚴重,市民要愈來愈注意氣候轉變」。

王志浩加入香港紅十字會已10年,頭7年都主要參與海外賑災,他分享道,那7年經常飛往一些經濟不太發達的太平洋島國,「參與海外賑災的身分除了香港紅十字會,也屬於國際紅十字會」,這些國家除了資源匱乏,受災嚴重時,交通受阻無法去到現場的情G也偶爾發生。

最近3年,王志浩才「轉戰」香港賑災,海外賑災經歷讓他切身感受到氣候轉變這一現象,尤其認識到氣候問題帶給弱勢人群和發展中國家的挑戰,「有些國家可能每年都在修建河堤,但是洪水的摧狺O度也在增強。由此可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做的防災賑災工作,其實是在溯源氣候轉變所帶來的影響」。他亦說:「之前很多人覺得香港是福地,沒有太多天災,但颱風蘇拉和今次破紀錄的黑雨,都不得不讓人意識到提升賑災技能的迫切。」

4. 召喚海外救兵 有兩點考量

講起海外賑災,其中2022年10月前往泰國賑災的經歷,令王志浩印象頗深。據報道,首都曼谷去年9月首10天降雨量創下紀錄,平均每天降雨超過100毫米。王志浩當時被動員去泰國北部的烏汶府(Ubon Ratchathani)做賑災工作,「了解受災規模、災民是否獲得所需物資等」。他形容,在最嚴重情G下,村內的水深達香港兩層樓那麼高,「幾乎覆蓋了所有房屋,只能划橡皮艇」。而洪水退去之後,又面臨更多問題,「很多房屋即便未被}爛,家具也都用不了,一些災民會去附近的學校暫住,但衛生環境都稱不上理想」。

從賑災人員角度看,王志浩說,最重要的第一步是了解災情,直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災害發生時,賑災資源普遍比較有限,包括人手、車輛、物資都可能面臨不足的情G,「或者受水災影響不能前往當地的話,我們需要在最短時間內,蒐集最多的災情信息,以便幫助急需救助的災民」。

那麼何時決定需要海外協助?總括而言是需求和抗災能力兩點。王志浩指,如果整個國家或地區,因災難爆發導致民眾的需求非常巨大,而本地的能力只能回應其中一部分的時候,便需要申請海外人員賑災。

他亦說,來自海外的賑災人員會面臨各種情G,賑災方式也很多樣,「可以是資金、人員、遙距技術等其他方面的支援」。至於可不可以說接受外國賑災是最佳紓困方案?「情G很多元,因為始終不是當地人,可能不熟悉語言和文化,以及當地人需求」。

更多 溫哥華生活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