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卷二生殺之柄
【明報專訊】我們常說老師挖空心思,擬出極刁鑽的題目,故意刁難學生。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老師設題,訂好寫作的要點,目的是把所有學生安排在同一起跑線上,獲得相同的待遇。然後,拿最公平的尺度評核考卷,做到「玉尺量才」,優劣得所。既然老師手上這把「玉尺」等同生殺之柄,我們又怎能不去了解一下呢?
◆第1步:閱卷老師眼中的考題(圖)
◆第2步:閱卷老師手中的評卷參考(圖2)
評卷參考一大疊,老師評卷時如何拿來逐一比照?故必須執簡馭繁。評卷時,一般從「立意」和「選材」兩個角度去考量。於是,前文(1)、(2)兩項(圖),再併入「背景資料」部分,兩項就化為3項(見圖2):
◆第3步:老師如何訂立評卷尺度?
評卷參考等同眼鏡,讓評卷者看得清楚;但更重要的是手上的尺度,讓所有評卷者具備統一的用分準繩,即所謂「猶規矩之於方圓也」。否則人手一尺,有公制,有唐尺,有英尺,那就無法持平了。尺度如何釐定?那是選取試卷樣本作為界尺,讓評分入品時,有共同的依據。
大家看看後頁兩篇答卷(另文),在九品評分(見表1)中,分別屬於第幾品?
文:朱崇學
圖•Nuthawut Somsuk@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星笈中文 第1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