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結合機械臂 提升廢物回收效率
【明報專訊】香港的堆填區等廢物處置設施將會飽和,將廢物分類和回收是最有效的減廢方法之一。但本地回收業較勞力密集,分類回收成本偏高,處理量亦非常有限。有本地初創公司結合人工智能(AI)和機械人技術,研發了兩款自動化廢物分類系統,希望助業者突破樽頸,提高本地廢物分類回收比例。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鄧宗弘
時宜機械人科技(香港)有限公司(SOTA Robotics(HK)Limited)首席運營官董志鵬、首席技術官王世雄、首席執行官陳翡表示,現時本地回收商主要是透過人手篩選做廢物分類,成本高兼效率偏低,處理量非常有限。他們和本地某些大型回收商交流過,發覺它們廠房內流水線雖然已有一定程度機械化,但仍需相當多工人;大約只有40%工序由機器負責,60%工序仍倚賴人手。
港廢物分類比例低於韓台
相比之下,在德國、瑞士、瑞典、日本、韓國、新加坡和台灣,大部分廢物分類工作已由自動化機器代勞,而且整體廢物分類比例,也是香港現時無法相比。例如,韓國有約45%廢物會被分類,瑞典約50%,台灣約55%,歐盟平均約60%,德國和瑞士達80%。但香港除了廢紙分類回收比例較高外,其他廢物分類比例很低。
因此,該公司結合AI和機械人技術,研發兩款自動化廢物分類系統MightySort和MagicSort,希望提高本地廢物分類回收比例。其中,MightySort是有色金屬負向分選系統,現時已可將10餘種雜質和有價值的有色金屬廢料(例如鋁合金)分離,適用於回收工廠。MightySort長5米、闊1.5米、高2.2米,單機每日處理量達30噸,相當於4至5個工人,未來還可以根據客戶要求加強功能,分離出更多種類雜質。
MightySort綜合使用鏡頭、紅外線鏡頭及激光誘導光譜技術(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來快速分析各種廢料,並利用機械臂來將雜質分離。其單機雜質分離度逾80%,不會低過人手。若兩部機以串連方式運作,分離度更逾96%。
視像技術識別紙張金屬塑膠玻璃
至於MagicSort是智能分類回收箱,適合放置在商場、屋h和學校等公眾地方。它主要是利用視像技術,來識別和分開紙張、金屬、塑膠、玻璃等四大類廢物。市民可以一次過放入多件不同種類廢物,毋須逐件放入,內堛熙]備會自動識別及將它們分開。MagicSort可以因應4類廢物儲存量,來分配調整4個儲存箱容量,善用內部空間。
MagicSort長1.8米、闊0.5米、高1.3米,除上述核心功能,亦可以選擇增加20餘項功能,包括連接互聯網及加裝太陽能光伏板等。但該公司暫時只做出了縮小原型來驗證技術。在9月22至23日的「中大創業日2023」,該公司將在現場播放MightySort的原型和MagicSort的縮小原型運作的短片。
晶片回收機器 自動加熱解焊
該公司亦計劃研發另一款產品MicroSort,是一種貨櫃箱式自動回收晶片機器。回收商只要將各種電路板和記憶體模組放入MicroSort,內部設備會自動完成加熱解焊、識別晶片種類和質檢,以及按用途和質量將晶片分類等工作。
陳翡和董志鵬希望,MicroSort能夠將所有重要晶片挑出來回收重用,包括中央處理器、圖像處理器、RAM、ROM等,避免現時電腦和智能手機退役時浪費兼變成大量電子垃圾。MicroSort的所有設備,則要設計到可以安裝在一個20呎長的貨櫃箱內。但現時仍在概念設計階段,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做出原型,售價暫時較難估計。不過,已經有一家專門回收晶片的香港公司表示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