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新聞:粵港澳青年三重奏 磨合兩周 巡演掌聲不休
【明報專訊】「Bravo!」8月15日在廣州星海音樂廳,大灣區青年管弦樂團首演巡迴音樂會的最後一場結束,觀眾掌聲經久不息,向台上的88名年輕人致以喝彩和鼓勵。大灣區青年管弦樂團於去年由香港演藝學院創立並在今年初招生,無論團員和導師皆來自粵港澳三地,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院院長盛韻奇表示,樂團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優秀的青年管弦樂團之一,期望未來可到不同國家巡演,以音樂推廣大灣區。
明報記者 林迎
演藝學院主辦 三地招募遴選
大灣區青年管弦樂團是由香港演藝學院主辦,太古集團創始贊助,於2022年7月宣布成立,今年初通關後開始在粵港澳三地招募及遴選團員。今年7月31日至8月11日,大灣區青年管弦樂團在香港演藝學院舉辦訓練營。8月11日至15日,香港演藝學院、廣州星海音樂學院及澳門青年交響樂團協會聯合主辦「大灣區青年管弦樂團」音樂會,首次在香港、澳門、深圳、廣州巡迴演出。
樂團藝術統籌、香港演藝學院教授姚桑琳(圖)向本報表示,由於招募初期新冠疫情仍然肆虐,所以是分開在粵港澳三地選拔,內地由廣州星海音樂學院、澳門由澳門青年交響樂團負責,每名樂手加入前要經過試音,入團後若想成為首席則要再次考試。
樂團由香港演藝學院指揮及文化領袖(音樂)系主任蔡敏德教授擔任指揮,13名導師來自粵港澳三地,而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獨奏者則分別來自廣州、香港和澳門。其餘88名團員年齡介乎16至24歲,當中香港和廣州的團員各佔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則來自澳門、深圳、東莞、珠海、江門、惠州、佛山。
兩周前互不認識
見證音樂團結力量
「這確是一場冒險。」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院院長盛韻奇(I?aki Sandoval,圖)接受本報訪問表示,團員從兩周前互不認識,到首演當晚共奏美妙樂章,見證了音樂有荓N人團結的巨大力量。「他們有的是首次參加管弦樂團,有的並無舞台演出經驗,而有的已經相當專業。」他介紹,訓練營內容包括分小組、分聲部及團體排練,「團員在來港之前已經得悉樂譜,他們要自己先熟悉旋律,而訓練重點在於如何合作」。姚桑琳亦稱讚團員本身有一定水準,不需要花太多時間作基礎訓練,主要任務是統一「各門各派」的演奏風格。姚認為最大挑戰在於不同演出場地聲效不同,樂手要用不同力度、聲量去配合,「像是你識駕車,但突然坐在不同大小、款式的車內,你要識就番個位。」
盛韻奇說,世界著名管弦樂團的成員往往合作多年,共同形成一種「格」,而大灣區青年管弦樂團亦希望迅速形成自己的特色。本次巡演選取的曲目包括內地音樂家譚盾2009年創作的互聯網交響曲《英雄》、貝多芬C大調三重協奏曲及德伏扎克第九交響曲《新世界》。盛韻奇解釋,選曲代表樂團融合中西傳統,「這正是大灣區本身的特點,尤其香港,我相信這是世界上其他管弦樂團所不具備的」。他續稱,選擇譚盾的「互聯網交響樂」是想回應時代潮流,貝多芬則代表了粵港澳的「三重協奏」,「德伏扎克寓意我們正為下一代打造『新世界』,不止是大灣區,而且是在音樂領域中」。8月15日在廣州的尾場演出中,樂團還特別加演廣東音樂《彩雲追月》,令觀眾大感驚喜,讚不絕口。
盛韻奇說,大灣區青年管弦樂團將成為團員職業生涯的一部分,巡演亦是他們拓寬視野及學習的重要歷程。他強調,音樂的偉大之處不是在於演奏好壞,而是所有人共同創作,這種體驗無可替代。4場巡演即使曲目相同,每晚的觀眾、反響都不一樣,「團員也因此合作得更緊密,彼此理解更深。因為與他人共同演奏,是一場深刻的溝通」。
盼用音樂成推廣灣區大使
「我們的導師、團員們,已像是一個大家庭。」盛韻奇透露,明年會重新開放招募,超過24歲的「舊人」離團,再有新血加入。他希望樂團可不斷成熟,目標成為全球最優秀的青年管弦樂團之一,提升區內的管弦樂演奏水準,「未來幾年,希望能有機會到不同國家演出,用音樂成為推廣大灣區的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