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8.25
    星期五

騙徒用AI複製友人聲音求助 男子代付「保釋金」失8000元

[2023.08.25] 發表
安省一名男子被一名騙徒使用人工智能複製其朋友的聲音,騙了他8,000元。

【明報專訊】安省一名男子被騙徒使用人工智能複製其朋友的聲音,騙了他8,000元。

犯罪分子通過複製語音來冒充朋友和家人的行為在加拿大日益猖獗,而在美國也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亦表示﹐收到許多投訴。去年﹐消費者因此而被騙26億元。

居住在旺市的男事主說﹐接到一個自稱是他某個朋友的電話。他與這朋友已相約稍後一起去釣魚。他這朋友的聲音在電話裏﹐因在開車時發短訊﹐造成嚴重事故而被捕。他急需8,000元來保釋。

男事主說﹐由於聲音及談吐語氣都與該朋友一模一樣﹐令他真的相信那就是自己的好朋友。

隨後,一個自稱是該朋友的律師又打來一連串電話﹐男事主最終給出了8000元「保釋金」。

騙徒再次嘗試向他騙取更多錢時,男事主開始懷疑﹐於是給他的朋友打電話。對方確認自己安好,完全不知道發生甚麼事。

當騙子再給男子回電話時,男子便揭穿對方根本不是他朋友。對方停頓了一下,然後用回自己正常的聲音與他對話。

聯邦貿易委員會營銷實踐部副總監Lois Greisman表示﹐複製語音是真實存在的。騙徒可截取某人的聲音片段並複製。這樣就幾乎與真人的聲音無異。要複製某人的聲音,騙子只需要有那人幾秒鐘的語音。這些語音可以是即場錄音,也可從社交媒體下載,甚至可來自某人的答錄機(answering machine)。

Greisman說﹐任何冒名頂替的騙局的共通點都是產生一種緊迫感,即來電者急着要錢。如市民接到自稱是朋友或家人的電話﹐並稱他們出現緊急狀況﹐便應掛上電話後﹐再請直接聯繫他們。

不僅是個人﹐就連企業亦須小心。因為亦有人冒充老闆打電話向職員要錢。為避免受騙,專家建議使用「暗語」﹐但市民如有任何疑問,也是掛斷電話﹐並直接致電對方。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