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巴西提用其他貨幣 或僅外交表演
俄羅斯的「去美元化」也許是被迫,但其遭遇卻令不少地區中等強權開始擔心美元「武器化」的風險,近年跟拜登政府關係呈暗湧的沙特阿拉伯便是一例。沙特財相賈丹今年1月聲言,利雅得對使用美元以外貨幣作貿易結算持「開放」態度,指「無論以美元、歐元還是沙特利亞爾」來結算交易都不成問題。第一次石油危機後,沙特和美國1975年簽署巨額軍事訂單,外界揣測雙方另有秘密協議,即美軍保護油田,換取石油銷售以美元結算。利雅得後來一直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支持以美元結算石油交易,自此「石油美元」(petrodollar)被視為美國霸權的重要一環,惟賈丹之言令市場揣測沙特可能改變這國策。
研究領域包括中東政治的格魯吉亞歐洲大學國際關係教授阿夫達利安尼(Emil Avdaliani)向本報稱,沙特動作其實意在建立「多向量」外交政策,它知道去美元化問題對美國有多敏感,這是為何沙特不時主動提起,作為對美關係某種討價還價的籌碼,「沙特當下完全轉向其他貨幣的可能性極微,即使是跟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的貿易,利雅得仍高度依賴美元」。他提醒去美元化不止視乎沙特能力,也關乎其他歐亞大陸國家有多大意願和能力去將美元角色減至最低,「俄羅斯等國確是不時表示已準備好,但印度和俄羅斯近期停滯的去美元化談判,正好顯示這目標往往難以達成,因為各方無法就過渡貨幣的選擇意見一致」。
沙特跟美討價還價 巴西疑討好華
盧拉發言是另一例子,巴西瓦加斯基金會聖保羅企業行政管理學校(FGV/EAESP)助理教授卡薩雷斯(Guilherme Casaroes)向本報表示,這名正尋求聯手阿根廷推動南美單一貨幣的巴西領袖,批評全球依賴美元絕非新鮮事,至少早在2008年金融海嘯導致貨幣突然波動等問題而重創巴西貿易和投資能力後已有,惟那時候未見任何取代美元的一致行動發生,即使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應改用類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的全球貨幣,但提案從未獲推進。卡薩雷斯認為去美元化的辯論重新浮現,主因是西方對俄沉重制裁,辯論看來似是背景討論多於長期計劃,「因此我不肯定盧拉是否真的考慮將排除美元作為真正的替代方案,還是他只是想配合中方期望,畢竟中國是巴西最大貿易伙伴」。
與此同時,由中、俄、巴西、印度和南非組成的金磚國家(BRICS),正討論建立「金磚貨幣」,並嘗試拉攏沙特等國加入,被指欲挑戰美元地位,但提案尚在起步階段。
《華爾街日報》本月中旬卻報道,新開發銀行即使在俄軍侵烏起凍結對俄羅斯的貸款,但未能平息市場對其違反西方制裁的潛在憂慮,不得不承受大得多的借貸成本以維持流動性,報道形容這突顯美元在這個中國主導的金磚銀行依然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