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專題:灣區9市負債率14.4% 遠低警戒線 深6.4%最少 穗債務規模最大
【明報專訊】貴州省政府早前罕見公開發文,稱部分地區已「化債困難,無力自救」,需向國家求助,其後雲南多個縣市相繼喊窮,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再掀關注。作為國家經濟發展重地,大灣區去年區內內地9市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約1.5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負債率(債務規模佔GDP比例)為14.4%,遠低於國際的60%警戒線,證明其能承擔債務。
穗債全國第六多
根據大灣區內地9市財政局公布的《2022年預算執行情G和2023年預算草案》,截至去年底,9市之中以廣州的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最大,達4655.6億元,比第二及第三的佛山和深圳多逾一倍;如以全國計,廣州排第六,低於北京、重慶、天津、上海及武漢。另外,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肇慶、江門及中山,其負債規模在大灣區城市中較小,均未達1000億元,分別為995.6億元、898.9億元及693.3億元。
肇慶負債率區內居首
從城市負債率而言,去年負債佔GDP比重最高的大灣區城市為肇慶,負債率36.81%,屬區內唯一高於30%的城市。負債水平逾20%的則有珠海和江門。
深圳只須與中央攤分稅收
至於去年GDP排區內第一的深圳,雖然去年債務規模增幅按年升46.86%,但在高GDP下,負債率僅6.43%,反映財政健康。這除了因深圳產業發展蓬勃、地方財力雄厚,亦因為該市稅收只須直接與中央攤分。換言之,深圳毋須與其他灣區城市、乃至廣東省攤分稅收,財政有更多餘地,毋須舉債過多。綜合而言,大灣區內地9市的負債率雖有高低,卻都未超越國際警戒線60%水平,反映各市仍有能力承擔債務(圖1)。
另一方面,廣東今年全力「拚經濟」,促進投資是地方政府帶動經濟的重要手段,而政府投入於基建投資等項目的多寡,某程度上取決於其舉債能力的高低;而一個城市的舉債能力,可以中央給予當地政府的債務額上限與當地政府現有債務規模的差距衡量。去年,廣州剩餘可舉債額為395.7億元,舉債空間屬大灣區9市最大;加上中央提前下達今年新增債務額度588億元,廣州今年可動用的舉債額達983.7億元。
肇慶則把去年額度用得最盡,只剩1.72億元舉債空間,加上今年提前下達的93億元新增額度,今年只可舉債94.72億元(圖2)。不過,這些只是中央提前批出的額度,全年實際新增額度還會更高。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