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賞鐵達尼失聯 供氧倒數96小時
富豪團5乘員出事 美加聯合搜救
一艘鐵達尼號殘骸觀光潛水器周日(18日)在北大西洋下潛後失聯,艇中氧氣可維持96小時至周四,5名乘員危在旦夕,美國和加拿大海岸防衛隊把握「黃金時間」聯手搜救,加國空軍更已出動有力偵測水底物件的CP-140「極光」海上巡邏機加入搜索。專家指出潛水器有可能在水下約3800米遭鐵達尼號殘骸勾纏,且缺乏自主潛航能力而要依賴母船升降,令救援行動困難,最終或只能等待美軍提供可在極深海底運作的特殊任務無人回收器救人。
由「海洋之門探險公司」(OceanGate Expeditions;下簡稱「海洋之門」)營運的「泰坦」(Titan)號小型潛水器和母船「極地王子」(Polar Prince)號約於上周五從加拿大紐芬蘭聖約翰斯出發,周日抵達約700公里外的鐵達尼號殘骸所在位置海面,當地清晨4時「泰坦」號開始下潛,預計在鐵達尼號殘骸周圍逗留觀光約兩小時。惟「極地王子」號在周日早上近10時最終收到「泰坦」號發出的文字聯絡信息後,就與對方失聯。
加拿大軍方周日下午接到報告,由於事發位置屬於美國麻省對開海域,轉介報告美國海岸防衛隊(USCG),由波士頓分部立即領導救援。USCG第一區指揮官梅傑(John Mauger)周一下午在記者會上表示,已出動C-130「大力神」運輸機和P-8「海神」反潛巡邏機到麻省科德角以東1450公里上空搜索,加拿大海岸防衛隊亦有出動參與,附近商船也投下聲納浮標作水中搜索,到昨日加國空軍CP-140「極光」加入行動。
梅傑又表示,泰坦號有可能被鐵達尼號的殘骸勾纏,使救援任務「非常複雜」。「海洋之門」顧問康坎農(David Concannon)向美媒指出,潛水器的96小時供氧約周日上午6時開始運作,這意味將於香港時間周四上午6時耗盡。他又表示官員正加緊獲取可潛至水深6000米的遙控機器。《紐約時報》報道,美國海軍一款名為「線控海中回收器具-21」(CURV-21)的無人機器可到達該水深。
當時號稱「不沉巨輪」的鐵達尼號1912年4月從英國修咸頓駛往美國紐約的處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冰山沉沒,船上2200多名乘客與船員中共有逾1500人罹難。目前鐵達尼號殘骸位於紐芬蘭外海約592公里、水深約3810米的海牀。
「海洋之門」2009年成立,早年安排研究人員和探險家探索海洋資源,2021年起提供觀光鐵達尼號殘骸服務。惟「泰坦」號安全成疑,被指無法自行升降,在深海亦無法以全球定位系統(GPS)和無線電聯繫,僅能在短距離內用文字信息與母船溝通,接受後者指示在海底航行。
截至昨晚截稿,潛水器所在位置和失聯原因仍未明,搜索也未見成果。倫敦大學學院海洋工程教授格雷格(Alistair Greig)認為有兩大出事可能:如僅是供電和聯絡故障,潛水器有機會已升回海面並漂浮;但如潛水器船艙在海底「漏氣」失壓,則情况「不樂觀」。
去年曾參與同類活動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記者波格稱,乘員被鎖在船艙內,即使潛水器在水面,也須有人從外部開門救出他們。
「海洋之門」官網資料顯示,觀光鐵達尼號殘骸服務一般每團5人,除潛水器駕駛員和導遊外,另載3名乘客,整個航程每名乘客收費25萬美元。今次事故5人(見上圖)包括英國富豪探險家哈丁。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