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專題:作家村改寫樟木頭印象 由機緣到官方推動 各路文人聚居競揮毫
【明報專訊】東莞樟木頭曾是港人北上居住熱點,時移世易,現在已變成內地作家聚腳地。多年前,一群內地作家看中這媕藿甡u美、生活方便而遷居於此。當地政府及文聯機構等趁機打造「中國作家第一村」招牌,並在香港成立文化公司,吸引愈來愈多作家、音樂家、畫家等到樟木頭從事創作。
明報記者、攝影 林迎
遇瓶頸作家復多產 吸引十數同行南遷
「樟木頭以前有『小香港』之稱,我在商業街上走,聽到的全是白話。」樟木頭鎮文聯主席聶豔說。早年樟木頭鎮一度依靠港資而興旺,建起大型屋苑、商場,在2000年代初二手樓價下跌,因為當地港人聚居的幾大樓盤發展成熟、配套方便,吸引到內地作家到此置業。聶豔說,「作家村」成員來自五湖四海,當中又以北方,甚至西北作家居多。2006年,天津作家王松創作遇到「瓶頸期」,經朋友介紹在樟木頭買樓居住,一年內出版4部中篇小說,之後口耳相傳,有10多名作家因此陸續南遷。
在港搶先註冊「中國作家第一村」
「中國作家第一村」原本只是一個概念,因為作家們實際上散居於樟木頭各處;但在東莞市、樟木頭鎮兩級政府及文聯推動下,「中國作家第一村」於2010年掛牌成立,成為一個真正團體,內地文學評論家雷達擔任第一任「村長」;「中國作家第一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翌年在香港註冊成立。聶豔解釋,註冊公司只是為搶註「中國作家第一村」的名號,因為根據內地法例,在地方成立的社團不可冠名「中國」,但作家村成員又非本地人,叫「東莞作家村」或「樟木頭作家村」都不適合,所以唯有在香港用公司名義註冊。
2012年,前國家文化部長、著名作家王蒙到作家村視察時,村內34名作家就出版了100多部作品。如今「中國作家第一村」作家共60多人,當中國家級(中國作協成員)有30多人,包括6人曾獲中國最高榮譽文學獎之一的魯迅文學獎,他們的著作已放滿了樟木頭文聯辦公室一面牆的書櫃。「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這個地方有靈氣。」聶豔笑說,樟木頭山水優美,北方作家遷居到此,有一定文化衝擊,產生創作欲望和靈感;每有新落戶者,又會促進本地創作,形成「你追我趕」的氛圍,「在這埵p果不出書、不拿獎,好似會『執輸』」。
樟鎮作基地 採集粵湘等地民情
東莞作家協會樟木頭分會主席王康銀稱,當年雷達享譽全國,猶如一面「大旗」,愈來愈多人知道「中國作家第一村」;而文聯等機構不但組織各類文學活動,亦在生活上幫助解決問題,「這些作家在家鄉未必受到這樣的關懷,但來了這堨H後像是加入了一個大家庭,更有歸屬感,可以安心創作」。暨南大學原黨委書記、中文系教授蔣述卓近日為作家村題字「文窩」,傳神地反映這堛漫w位。
聶豔補充,這些人未必全年長居,而是以樟木頭為基地,為創作採集各地民情風俗。例如新疆作家丁燕輾轉在東莞3間工廠打工,寫下成名作「工廠三部曲」——《工廠女孩》、《工廠男孩》和《工廠愛情》。湖北作家邱春林說,自己不時要往返廣州和深圳,還要到廣東、湖南其他地方,最後看中樟木頭,開書法工作室。
免費向藝術家供場 帶動旅業商機
「我在東莞用的綠色,和在新疆用的綠色是不一樣的。」四川畫家楊善臣說,「我在新疆30年,在這(樟木頭)兩年,現在有點不想走了。」他的工作室位於樟木頭客家古村官倉村,聶豔介紹,官倉村已成為簽約「創作基地」,可免費提供場地予藝術家,而這些藝術家進駐又為村中帶來旅遊商機,未來可發展民宿、茶室等,相得益彰。
昔「黃業」引領經濟 居民:已翻過這頁
從前談東莞、樟木頭,總令人想起「黃色」事業,「過去在東莞、在樟木頭搞文化產業根本不可能。」樟木頭居民王女士說,「在外地一說你是東莞來的,對方都報以一個曖昧的笑容,再說是樟木頭來的,笑容更曖昧了。」她在樟木頭經營快餐店,「以前一到晚上,街上全是俊男美女,我們總是營業到凌晨兩點,隔壁營業到3點」。東莞2014年「掃黃風暴」之後,快餐店生意轉差,但社會治安明顯好轉,現在她空餘時間常參加作家村的讀書分享會等活動,「像東南亞一些地方也走過色情(行業)引領經濟發展的路,現在東莞已經翻過這一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