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 套用不涉濕地保育區環評 1/4用地為保育區 局方:盡量不影響雀鳥 環團斥不可接受
【明報專訊】擬明年第四季動工的新田科技城擬議發展大綱圖上月中剛曝光,揭示項目要填平90公頃魚塘,影響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青頭潛鴨及禾花雀,更有四分之一用地共157公頃屬不可進行任何新發展的「濕地保育區」。發展局前日回應本報查詢稱項目正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並透露該環評今年第三季就會出爐。然而,當局至今未上載科技城做環評前須依環評條例規定展示14天讓公眾表達意見的「工程項目簡介」。本報一再追問下,發展局昨晚承認已用規模僅為科技城一半及不涉濕地保育區的「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2021年環評研究概要,正做科技城環評。有環團批做法不可接受。
明報記者 馬耀森
環境局:按環評例審慎考慮
環境及生態局回應稱,新田科技城環評須包括為工程帶來的生態影響做評估,環保署處理相關環評報告的審批申請時,將按照《環評條例》法定程序及要求,全面和審慎考慮項目倡議人提交的環評報告、相關環評研究概要和技術備忘錄的要求,以及於公眾查閱期間由環境諮詢委員會和公眾根據《環評條例》所提交有關環境的意見。
北都提70頃魚塘 科技城涵90頃
政府上月18日公布佔地達627公頃的新田科技城發展規模及土地用途,除直接批地模式備受關注,項目涵蓋範圍較上屆政府公布北都計劃有所擴大,當中更有濕地及魚塘受影響(見另稿)。翻查《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報告書》,提及「可重新規劃原落馬洲管制站毗鄰部分約70公頃的魚塘及鄉郊土地作創科用途」;政府上月新公布的科技城大綱圖,受影響魚塘增至90公頃;最新公布的科技城規模亦較2021年提出的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340公頃)擴大接近一倍。
政府早前表示,會於6月初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收集意見後或會修訂建議發展大綱圖,政府就新田科技城敲定土地用途後,將於2024年第一季展開法定規劃程序,但未有提及環評進展。
土拓署料第三季交環評報告
土拓署昨晚回覆查詢稱,環保署2021年6月30日已就新田/落馬洲樞紐項目發出環評研究概要,並已確定該環評研究概要就最新公布的科技城建議發展範圍仍然有效。就新田科技城項目的環評,會涵蓋最新公布的建議發展範圍(即河套區以外的540公頃發展面積,包括將填平的約90公頃魚塘)和土地用途。相關環評工作正進行。土拓署計劃於今年第三季根據上述的環評研究概要向環保署提交環評報告,當中包括評估新田科技城工程帶來的生態影響和制訂緩解措施。
長春社:重做亦趕及明年動工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周藹銓表示,土拓署於2021年就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項目展開環評程序,同年向環保署提交工程項目簡介,不過該項目沒涉及濕地保育區,認為政府最近提出的科技城新方案不但規模大得多,亦涉及生態敏感的濕地,認為應就現有方案重新做環評,不應為趕及2024年底動工而修改原有方案環評闖關。她又稱,即使以新方案做環評,相信亦可趕及明年底動工。
「極危」鳥重現 觀鳥會憂狴芮A
香港觀鳥會表示,新田科技城計劃將直接影響新田及三寶樹極高生態價值的濕地生境,受影響魚塘曾錄得具保育價值的鳥類如「瀕危」黑臉琵鷺、「極度瀕危」青頭潛鴨及黃胸(禾花雀)等,均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其中青頭潛鴨更是去年冬季重新在港出現,對上一次已是2014年,足以證明新田一帶魚塘具極高生態價值,擔心科技城項目破壞后海灣生態系統的完整,亦切斷連接三寶樹、米埔、馬草壟及蠔殼圍的生態走廊,質疑科技城項目如何達到「不會有濕地淨減少」的規劃原則。
發展局:處北都心臟 與深圳協同
發展局表示,新田科技城位於北部都會區的心臟地帶,策略定位是成為創科發展集群的樞紐,與深圳產生協同效應,若要充分發揮新田科技城的策略定位,必須創造相當規模的創科用地。然而受制於新田科技城東面和南面都是山巒,政府建議在盡可能不影響雀鳥棲息地及飛行廊道下,向靠近內陸一帶的魚塘擴展發展用地,合理使用一些魚塘,以完善新田科技城的規劃佈局。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