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大自然:歐亞水獺
【明報專訊】顧名思義,歐亞水獺(Lutra lutra)的足[遍佈歐洲及亞洲,以至非洲北部,是全球13種水獺品種當中地理分佈最廣泛的物種。在香港,牠們多出沒在新界西北部后海灣的魚塘及泥灘一帶,包括米埔自然保護區。
尾長身短「獵魚高手」
歐亞水獺(粵音察)長長的身體呈深啡色,拖茪@條長尾巴。牠們一般總長約90至120厘米,尾巴佔當中的三分之一。牠們屬於半水棲哺乳動物,喜歡住在鄰近海岸的濕地和溪流湖泊,主要捕食魚類,也會在陸地生活。為了能靈活走動,牠們身上沒有太多脂肪,主要靠又厚又防水的毛髮保暖。短短的四肢各有五趾,趾間有蹼,方便水中快速游動及捕獵。
神出鬼沒
作為夜行動物,歐亞水獺通常只在晚間活動。牠們又喜歡居住在隱蔽的地方,如在河道挖掘巢穴,或選擇偏僻的洞穴、樹叢及石堆等為家,因此行蹤異常神秘。
近危的香港原居民
作為香港唯一的原生水獺品種,歐亞水獺在香港曾經是相對普遍的生物,但數量自1960年代大幅下跌,最近一項研究在香港只找到7隻水獺,非常稀少!
放眼全球,歐亞水獺現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近危物種,不久將來有瀕危或滅絕等危險。
「便便」泄行蹤?
要保育歐亞水獺,首先要了解牠們的生活習性和監測其數目。保育人員發現歐亞水獺喜歡在突出物上用糞便留下記號霸地盤,因此在米埔自然保護區的合適地點特意放置石頭,藉此吸引水獺在固定位置排泄。當蒐集到新鮮的水獺「便便」,研究人員在化驗室可透過基因分析做個體識別。換言之,憑荂u便便」,就可知道有多少隻歐亞水獺在此範圍出沒。
文、圖: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常識天下 第2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