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中心奠抗疫基石 SARS後有建議未落實
【明報專訊】2003年SARS一疫後,港府邀請海外專家成立專家委員會檢討抗疫工作,連同立法會、醫管局的專責委員會,先後公開共3份報告,當日倡議成立衛生防護中心等,為香港對抗新冠病毒奠下基石。然而,亦有不少建議事隔20年仍未落實,例如醫管局曾稱會建造3座傳染病大樓,至今僅一座竣工;專家委員會亦建議應由衛福局長(現醫衛局長)擔任指揮小組主席主理抗疫事務,但過去幾年新冠抗疫工作由特首掌舵。立法會醫療衛生界議員林哲玄認為,歷經多年仍有建議未落實屬不理想,但明白部分建議或因實際操作而未能成事,為免重蹈覆轍及釋除公眾疑慮,他建議港府訂立恆常、透明機制交代執行進度。
獨立專家委員會於2003年10月向政府提交《汲取經驗,防患未然》報告;醫管局SARS疫症檢討委員會同月公開調查報告書;立法會「沙士專責委員會」翌年針對政府及醫管局處理SARS的手法亦公開報告。
建議3傳染病大樓 僅一建成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慨嘆,昔日就疫情提出的改善措施經過數年後往往「就會無人理、忘記驉v,呼籲政府勿再重蹈覆轍,要「睇清楚」疫情應對工作。
翻查紀錄,醫管局檢討委員會當年建議局方改善及增加病房設施後,局方表示會在瑪嘉烈、大埔那打素及屯門醫院加建傳染病大樓,至今僅瑪嘉烈醫院傳染病大樓落成。
在獨立專家委員會報告中,專家倡議在每個聯網指定一間急症醫院初步接受綜合症患者和其他傳染病患者。不過,本港對抗新冠疫情初期未採同一做法,至去年3月第五波疫情高峰期,才將伊利沙伯醫院、天水圍醫院、北大嶼山醫院等轉為新冠定點醫院。
林哲玄倡訂痡`機制交代避免走數
林哲玄向本報表示,據其了解,有關部門考慮到新冠與SARS傳播力有異,未有採用指定急症醫院收治病人的建議,加上醫衛局難動員其他決策局,故理解抗疫須由特首掌控大權。
被問到日後若針對新冠疫情作檢討,有關部門應如何避免「走數」,林哲玄建議政府訂立恆常機制及公開指標,向公眾交代落實建議的進度、未能跟從部分建議的原因,以及有何後備方案等。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