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填海20公頃 5萬伙公私營七三比 首批3.4萬居民最快2030可住 發展局:屆時未有港鐵
【明報專訊】發展局昨日公布將軍澳137區初步發展大綱圖,137區現有躉船港池及沿海岸線將填海約20公頃,連同原有的80公頃用地,可發展土地將達101公頃,面積約相等於4個太古城,提供5萬個單位,並以公私營房屋七三比規劃。首批約3.4萬居民最快可於2030年遷入,涉及約1.2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發展局發言人承認,首批居民入伙時,港鐵將軍澳南延線及將軍澳油塘隧道尚未投入服務,屆時居民要乘搭小巴等接駁至日出康城港鐵站。
發展局表示,目前未有項目造價,但預計填海費用「未必好貴」,因填海面積不算大,並承認正推展多項大型工程,「會睇住盤數」。
供13.5萬人住 局方:未有造價
去年《施政報告》已提及將軍澳137區發展將建5萬伙,最早2030年入伙。發展局發言人昨日稱,137區現有躉船港池及沿海岸線會填海約20公頃,連同原有用地,若以最高住用地積比率7.5倍計算,區內可提供約3.45萬個公營房屋及1.55萬個私人住宅單位,供13.5萬人居住,換言之即等於約4個太古城。137區中央擬建港鐵站,其周邊將發展較高密度的房屋,即大部分居民(逾2/3的規劃人口)與港鐵站的距離是500米步行距離之內。鐵路站附近會設有社區公園和地區文娛及商業設施,成為該區主要活動中心;道路則設於內陸,並善用海旁一帶提供連貫的海濱長廊及綠化休憩空間。
發言人續稱,新界東南堆填區目前只處理建築廢料,料首批137區居民入伙前,堆填區將會停用和完成修復,因應其堆填區性質,長遠不會興建作住宅,並將規劃成休憩用地。137區將於2025年啟動填海,首批居民2030年入伙時,將會同時遷走現時區內兩個公用設施,即公眾填料轉運設施及混凝土配料廠。
發展局又表示,土拓署及規劃署其後會就項目做詳細評估,包括環境影響評估,以敲定發展方案,按目前計劃,期望於2025年開展137區的工程。此外,政府正就「三鐵三路」諮詢,如「將軍澳線南延線」以重鐵形式從現有的鐵路網絡,通過位於將軍澳創新園對出海底的隧道,並延伸至137區,將於將軍澳創新園對出填海,面積約兩公頃,以提供土地保護在進入水底前的一小段鐵路走線,惟整體填海面積仍需視乎進一步設計。
議員:填海範圍太近影響民居
西貢區議員方國珊明言反對上述填海方案。她表示,目前已有30萬人居於將藍隧道及日出康城一帶,政府填海範圍距離民居太近。她認為政府可盡量壓縮137區的填海面積,減少近半至約10公頃,以避免填海工程對區內住宅區及居民造成環境和健康影響。
立法會新界東南議員李世榮認為,政府應優先研究毋須填海的內陸走線方案,並從將軍澳站伸延「將軍澳線」,及增設百勝角站、將軍澳工業h站及137區佛堂澳站,同時興建多一條過海鐵路隧道,以連接港島線。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