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研人形辨識AI 睇相尋人助山嶺搜救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下行山人數上升,消防處今年首9個月錄得684宗攀山拯救事故,比2019年全年的215宗升逾兩倍。消防處繼年初建立無人機系統,再投放逾30萬元開發人工智能(AI)圖像分析軟件,自動檢視大量照片,判斷搜索現場有否疑似人形物體,協助尋人。
每年的攀山拯救事故中,有超過10宗事主位置並不確定,消防除了地面搜索或召喚飛行服務隊協助高空搜索,更會出動無人機在主要山徑等位置拍攝多角度的高清相片,以助了解山嶺環境。消防處高級土地測量師(資訊科技管理組)王正琪指出,無人機在1公里乘1公里的搜索範圍會拍下1500張照片,消防用肉眼檢視照片需要約8小時,加上人形物體細小,檢查或有遺漏。
肉眼易遺漏 軟件檢視省時75%
消防今年8月透過本地初創公司設計AI圖像分析軟件,軟件可在短時間協助分析大量相片,並分辨相中疑似人形物體,提升救援效率。王提到,以處理2000萬像素的相片為例,軟件僅需約5秒,檢視1500張照片只需兩小時。
該軟件使用深度學習模型,利用無人機的相片訓練,令演算法分辨相片中疑似人形物體。程式會自動將相片分割成多個小格,根據小格中像素的顏色、外形、環境對比等判斷當中有否疑似人形物體,例如四肢、被植物遮蓋的一半身軀。系統只有人形識別,並無人臉辨識功能。
試用65%準 消防:「寧濫勿缺」會覆檢
有關軟件現時處於試用階段,準確性約65%。助理消防區長(特勤支援隊)王德輝表示,現階段軟件或出現錯判,但強調「寧濫勿缺」,相關相片會交由搜救人員逐一檢視把關,如懷疑有失蹤者,無人機可再低飛並以鏡頭放大目標檢視,並派員到場搜索。
擬全港拍照供AI訓練 冀研熱成像分析
無人機入黑拍攝的影像會呈漆黑一片,降低軟件辨識度及準確度。王德輝指出,消防主要在日間收集大量相片,其後在夜間用軟件分析確認目標位置,以規劃翌日的搜救行動。他補充,消防將到全港各區拍攝碎石、草坡等相片以供軟件訓練,加大其數據庫,並希望將來發展熱成像照片分析技術,協助尋找被草叢遮蓋者的位置。
現時消防處共有21部無人機,11部供前線使用,利用5G串流技術,即時播放現場影像交由搜救人員部署。無人機採用「一鍵仿地飛行技術」,消防員只需按鍵,無人機就會根據航線到指定地方拍照,其後自行折返。另外,《小型無人機令》今年6月1日起實施,法例下無人機須全程在駕駛者視線範圍內;消防向民航處取得豁免,可執行超視域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