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27
    星期二

安倍今國葬 統一教陰霾不散
岸田內閣民望受拖累 支持率跌至40.2%新低

[2022.09.27] 發表
東京周日(圖)及昨天皆有民眾示威,反對為前首相安倍晉三舉行國葬,其一理由是與統一教有關。(路透社)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逝世逾兩個半月後,其國葬今天(27日)在東京舉行。首相岸田文雄在安倍死後一早拍板國葬,詎料兇手以安倍跟統一教會(現正式名稱為「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有聯繫為行兇動機,令自民黨與統一教逾半世紀的葛藤被翻出。即使岸田提前改組內閣,承諾自民黨員須跟統一教斷絕來往,但無阻政治發酵,既令安倍國葬的正當性受到質疑,也殃及岸田內閣民望跌至任內新低。

卸任首相後仍對日本政壇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安倍晉三,7月8日在奈良市協助參議院選舉拉票時遭槍殺,終年67歲。首相岸田文雄同月14日宣布會為安倍舉行國葬,但圍繞安倍以至自民黨跟統一教會關係的爭議此後不斷發酵。槍手山上徹也坦承行兇動機涉及母親沉迷捐獻的統一教會,因安倍去年9月跟統一教相關組織全球和平聯合會(UPF)的活動上發表預錄演說,認定安倍跟統一教會有關而鎖定刺殺他。

日媒罕關注政教關係

安倍遇刺成破禁契機

統一教1950年代末起在日本宣教,獲安倍外祖父、時任自民黨幹事長岸信介支持而得以扎根,到1968年再在日本創立反共組織「國際戰勝共產主義聯合」(國際勝共聯合),加深跟日本右翼政客的往來。日本傳媒對政界高層與宗教的關係向來諱莫如深,但安倍遇刺成為打破政治禁忌的契機,開始揭發因「靈感商法」等行徑而招惡名的統一教跟自民黨的政治聯繫。

統一教跟安倍本人以至日本政壇(尤其是自民黨)聯繫曝光後,輿情開始逆轉,民調顯示不支持安倍國葬比例明顯上升,還拖累岸田內閣支持度下滑。這迫使岸田下令自民黨內部展開調查,確認以黨員「不再與統一教保有任何關係」為方針,並提前在8月底改組內閣,撤換全部7名當時疑與統一教有關的閣員,但始終未能「止血」。

首先,新內閣中仍有23名副大臣和政務官被指涉及統一教,而且跟統一教關係匪淺的安倍左右手、原經濟產業相萩生田光一即使離開內閣,卻獲調任自民黨四大要職之一的政調會長,地位不降反升。其次,自民黨9月8日公布的內部調查報告顯示,該黨381名參眾議員中有179人跟統一教「存在接點」,但據稱「關係較淺」的其中58人姓名未對外公布,而且調查未涉及地方官員及議員,惹來在野黨和公眾質疑。

風波「源頭」安倍晉三也不在調查範圍,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代表泉健太對此提出質疑,在國會會議指摘安倍家族「橫跨三代人與統一教建立關係」,岸田回應指調查基於對象作供,但安倍「已身故,確認(關係)存在局限」。

民調:六成民眾反對安倍國葬

共同社9月中旬民調顯示,表示「反對」或「傾向反對」安倍國葬的受訪者佔60.8%,遠高於「支持」或「傾向支持」的38.5%,另有67.2%受訪者指對岸田就安倍國葬的回答「無法信服」;對於自民黨就國會議員跟統一教關係的調查,認為「不充分」者高達80.1%,答「充分」者僅16.2%,另有77.6%受訪者認為自民黨「無法(跟統一教)斷絕關係」。

同一民調更指出,岸田內閣支持度比一個月前暴跌13.9個百分點,錄得去年10月上台以來新低的40.2%,甚至首次低於不支持度(46.5%)。但因在野黨普遍弱勢,岸田政府應可保住參院選舉報捷而得到的執政「黃金三年」(下次眾院選舉可等到2024年),但自民黨仍可能在明年春季的大型地方選舉受挫,本月11日的沖繩縣知事選舉由獨立的現任知事玉城丹尼大勝被指跟統一教有關的自民黨對手連任便是警號。

自民黨另一隱憂是最大派閥「清和政策研究會」(安倍派),一方面後者有37名國會議員跟統一教有關,是黨內派閥之最;另一方面,安倍之死令派閥頓現權力真空,若重演安倍父親(晉太郎)1991年去世後派閥因領袖之爭引致分裂的歷史,屆時自民黨以至日本政壇的權力結構和平衡將面臨難以預估的衝擊。

明報記者

更多國際要聞
蘋果(美:AAPL)證實,已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 14,相距該新機系列的發布會不到3周。印度以往的蘋果產品投產時間,通常較中國遲6至9... 詳情
韓國中部大田市現代OUTLET周一(26日)上午發生火警,造成最少2死1重傷,另外仍有4名員工下落不明,台灣中央社報道指初步推測是在停車場充...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