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難負擔房屋比例冠全國 逾1/4省民住宿開支 佔收入3成或以上
【明報專訊】最新公布加拿大房屋調查的分析報告中,卑詩難以負擔房屋的比例是全國最高,主因是有不少租戶支付昂貴租金在大溫的城市中心區居住。本國首位聯邦房屋倡權代表曾到卑詩的帳篷城查看,並指本省房屋供應機構可得到支援的資源不足。
加拿大統計局昨日公布去年人口普查所得,有關住屋開支佔住戶收入的分析報告,指2021年卑詩難以負擔房屋的比例達到25.5%,為全國最高;第二高是24.2%的安省。
難以負擔房屋比例是指,人口普查中花30%或以上收入在住屋開支上的住戶比例。
報告指出,卑詩及安省成為全國該比例的主因是,在該兩省以租戶佔多的大城市中心,其難以負擔房屋比例都屬較高。於統計報告中的普查大都會區(CMA)中,多倫多該比例為最高30.5%,溫哥華以29.8%為第二高。
報告亦分別列出業主住戶和租屋住戶的難以負擔房屋比例,卑詩多達37.8%的租戶指其住屋開支佔收入三成或以上,業主住戶同一比例為19.3%。
至於卑詩各大都會區的租戶難以負擔房屋比例,全部在三成以上;溫哥華達38.5%,省內以基隆那為最高,達43.7%,維多利亞也達四成。
本省CMA業主住戶的同一比例全數在一成以上,當中以溫哥華的比例最高,近四分一(24.4%)業主住戶指住房開支佔收入三成或以上。省內次高是阿博斯福—米遜區,19.4%。
2019年《全國房屋策略法》(National Housing Strategy Act)定明:「適當的住房權利是國際法承認的基本人權。」
在2月上任為本國首名聯邦房屋倡權代表霍爾(Marie-Josee Houle)說:「對於大多數加拿大人來說,房屋和住房可負擔程度變的愈來愈遙不可及。」她指卑詩有很多民眾花在住屋方面開支的比例是達收入的一半或以上。她指,曾於夏季到卑詩查看兩周,此行讓她深信加拿大的住屋制度未能起作用,房屋現被視為具備潛力的投資,多於生活所需的居所,「這是失敗的。」
準備在秋季給聯邦房屋部長胡森(Ahmed Hussen)提交報告及建議的霍爾說,對於那些擁有最少的,有核心住屋需求(core housing need)的民眾,失效的結果不僅是永遠不能儲蓄足夠錢買屋,「而是『我將會死於街頭。』」
核心住屋需求是指住屋不但佔上住戶收入三成或以上,其房屋更是太擠迫或需要主要維修,或兩項問題等都存在。卑詩該比例的住戶也是全國最高(見另文)。
霍爾續說,在卑詩查訪期間,其團隊曾會見房屋機構代表及社區倡權人士,也到過溫哥華市、維多利亞以及喬治王子市的露宿者帳蓬城了解,問他們認為制度不善之處,為何他們選擇留在帳蓬也不選取其他安置。於溫市中心東端CRAB公園帳蓬城的民眾,與支援式房屋或單室住戶(SRO)出租單位的負面經歷,使他們認為帳蓬露宿是其唯一的選項,「我從沒有聽過,有任何選擇住帳篷的人,其理由是因為很酷。這不是一次家庭露營之旅,是生存。」
她指,撥給用來支援卑詩住房供應機構的資源是非常不足,加上需要嘗試解決多個嚴重問題,由物業保養到精神健康等的重擔,又經常落在地方政府身上,「(帳篷城)存在這事實正可證明加拿大房屋系統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