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栗外訪對二十大疫策的啟示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人大委員長栗戰書,上周分別結束了中國最高領導層近3年來首波外訪。習近平到訪哈薩克、烏茲別克兩國,還出席上合組織峰會並與另10國領袖會面。栗到訪俄羅斯、蒙古、尼泊爾、韓國時,亦與4國元首會面。兩人的活動及言論,對觀察中共二十大及內地防疫政策走向,都不無啟示。
二十大未召開 習栗已主動提及
以往黨代會結束後才向外國介紹,二十大尚未召開,習、栗已主動向所到之處談及。習在上合峰會致辭中兩度談及二十大,稱其是「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將「制定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全面擘畫下一個階段中國發展藍圖」,「以中國新發展給世界帶來新機遇」。據官方報道,與他單獨會面的12國領袖中,除土耳其、伊朗、阿塞拜疆3國外,其餘9國領袖都預祝二十大圓滿成功。栗在4國行中,除韓國外,都有介紹二十大相關情况,對方也都預祝成功。
在中亞,習近平收獲了大量對其個人的讚譽,哈、烏向其頒授最高勳章,哈國總統稱他「是一位真正的偉大領袖,得到中國人民的衷心擁護」;烏國總統盛讚他「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政治家和卓越領袖」,「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和全中國人民的核心」;巴基斯坦總理則稱他「是富有戰略遠見的領袖」。雖未知上述俄文、英文原詞,但這些詞出現在中國官方中文稿中,十分罕見。 由於中美就台灣問題的博弈加劇,在習栗兩人外訪中,一中政策和原則,成了各國元首對華表態的必備內容。根據官方報道,與習會面的12國領袖及栗到訪的4國東道主中,僅韓國未提「一中」。
從防疫角度觀察,習在首站哈薩克表現較為謹慎,電視鏡頭所見,除出席歡迎宴會外,全程未摘口罩,對方也全程配戴口罩,而且賓主一直保持距離,未見握手,即使授勳儀式,習也是從對方手中連盒接過勳章,未即時佩掛;到第二站烏茲別克時,習落機還戴着口罩,但烏國總統則未戴,並主動與習握手,此後,習在烏國的活動就不再戴罩,接受勳章時也由烏國總統為他佩掛;與各國元首單獨會面時,雙方多數均戴口罩,僅在與普京、蒙古總統會面時,雙方均不戴罩;與塔吉克總統會面時,握手合影兩人均戴口罩,會談時對方已除下口罩。栗到訪4國,則客隨主便,賓主全程都無戴罩。但無論是習還是栗,隨行人員都罩不離口。可見中方的防疫取態仍慎之又慎,二十大後會否放鬆管控仍有變數。
在出席上合峰會的元首中,唯一未與習單獨會面的就是印度總理莫迪,習在致辭中,曾對印方擔任下屆上合主席國表示祝賀。但印方並無任何回應,原因雖暫未知,但最近中印軍隊在邊界實控線(LAC)各自後撤,被印度輿論批評為向中方妥協,莫迪也許不想此時加深國內對其軟弱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