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食油47驗出污染物 六成含致癌物 消委稱不理想 食安中心:正常食用無損健康
【明報專訊】消委會測試市面有售的50款食油,包括橄欖油、椰子油、花生油和粟米油等,發現當中47款樣本檢出一種或以上有害污染物,佔整體94%;29款食油樣本驗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其中一款食油更超出歐盟標準約一倍;另有兩款驗出基因致癌物苯並[a]芘,當中一款輕微超出歐盟標準。消委會稱,是次測試只有3款完全沒檢出污染物,情况不理想,但亦顯示生產食油過程中做到不含污染物並非不可能。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基因致癌物通過動物實驗顯示會致癌,建議攝取量愈小愈好,但一般情况下對安全影響不大,市民選購食油時應盡可能選擇污染物較少的樣本。食安中心稱,已跟進消委會的測試及評估風險,結果顯示所有食油樣本在正常情况下食用不影響健康,並符合本港法例要求;中心稱,過去3年共抽取1300多個食油樣本檢測,只有4個未能通過檢測。
七成含塑化劑 20款最少3種污染物
消委會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從超市及百貨公司蒐集50款食油樣本,測試結果顯示,47款驗出一款或以上污染物,當中20款更驗出3種或以上的有害污染物。35款食油(70%)驗出塑化劑,當中Gallo特級初榨橄欖油驗出每公斤11毫克DINP,超出食安中心行動水平和歐盟上限(含量為每公斤不多於9毫克);全部樣本的檢測結果已轉交食安中心跟進。消委會提到,有研究顯示塑化劑為內分泌干擾物質,長期過量進食或影響生殖系統發育。
3款致癌物超歐盟標準
30款樣本驗出有害污染物氯丙二醇(3-MCPD),但均無超出歐盟標準。至於驗出含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Glycidol)的29款食油,是油脂在逾200℃脫臭加工過程中形成,當中SuperFoodLab純正椰子油(無味配方)和御品皇純正花生油分別驗出每公斤1100微克及2000微克,均超出歐盟標準每公斤1000微克。
另有兩款樣本驗出基因致癌物苯並[a]芘,雖全部符合香港的行動水平,但其中一款御萬家百分百純正粟米油,驗出每公斤2.1微克苯並[a]芘,輕微超過歐盟標準的每公斤2微克。是次測試亦檢出4款花生油樣本含黃曲霉毒素。
消委會引述SuperFoodLab的代理商表示,塑化劑測試結果並無超出食安中心行動水平,營養含量與標籤資料一致;至於御品皇的代理商表示符合香港法例及要求。
有初榨冷壓油或經高溫 涉違商品例
是次測試有14款食油樣本是初榨橄欖油及冷壓油,以機械方式製成,理論上生產過程不會使用高溫和其他化學物,但測試發現一款初榨橄欖油和兩款聲稱冷壓生產的茶花籽油樣本同時檢出3-MCPD和環氧丙醇,顯示產品有可能經高溫處理,或受到非冷壓油污染,當中可能涉違《商品說明條例》,相關資料已轉交海關跟進。
8款營養不符標示 6款差逾兩成
另外,8款食油樣本標示的營養素含量,與測試結果差距不符規定,當中6款的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等含量較標示值超出兩成以上,消委會已將結果交食安中心跟進。
(消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