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97前思維 「經濟好窮人好」非事實 周永新:扶貧原地踏步 房屋成癥結
【明報專訊】社福篇
回歸25年,香港經濟曾歷起飛,工資增幅卻遠追不上樓價,許多基層勞碌半生,仍棲身茤陓◤峞A擺脫不了貧窮,社會貧富差距亦擴大。面對此情此景,研究貧窮逾四十載的「社福界教父」、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周永新不勝唏噓,形容25年來香港貧窮狀G原地踏步(stay put),痛陳政府無意扭轉貧窮現G;他也大談《基本法》要求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50年不變,政府對制度演繹一成不變,成為改變貧窮阻力。他又指出,房屋問題已成為貧窮癥結之一,政府應從房屋入手改善低收入在職家庭貧窮,將房屋開支佔住戶開支降至25%視為目標。
明報記者 陳柔雅 廖俊升
明日預告:袁國勇談抗疫出路
回歸以來,反映貧富差距的香港堅尼系數攀升,由1996年0.518升至2016年0.539,為半世紀新高,一直高於0.4收入分配不均的警戒線。2020年貧窮人口達165.3萬,見2009年有紀錄以來新高,政策介入後則跌至55.4萬。
扶貧政策不連貫 只助有經濟需要者
港英年代出任多項公職、回歸後曾任扶貧委員會委員及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主席的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形容貧窮狀G原地踏步,歷屆特區政府無連貫的扶貧政策,兩種理念貫穿其中,第一是只協助有經濟需要的市民,第二是信奉「當經濟發展好,市民就會得益,創造更多職位,窮人生活就會有改善」。他說:「25年來,大家都知道這不是事實。」
過去25年,私人住宅各類單位售價指數升逾一倍,同期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增幅僅約49%。最新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升至6.1年,基層上樓無期又無力置業,紛紛租住茤苤C
助基層童有更公平環境 改善跨代貧窮
據茤觓盒管制研究工作小組報告,2020年茤虷矰嶈糷T分之一月入用來繳付月租。統計處數字則顯示,私人房屋住戶的住屋開支佔住戶開支比例,由1999/2000年度的38%增至2019/20年度的44%。周永新慨嘆,基層近半工資用以應付租金,部分領取最低工資的勞工日打兩份工,毫無空間發展自己,房屋問題已成為貧窮癥結,若要針對改善低收入在職家庭貧窮,應由房屋入手。
兒時與家人蝸居板間房的周永新稱,值得關注基層兒童成長發展深受茤迮打c劣居住環境影響,「輸在起跑線」,政府必須提供全方位協助,「讓他們有更平等公平的發展平台」,改善跨代貧窮,而青少年中心已完成時代使命,應轉型協助基層兒童。
目標房屋佔家庭開支25% 剩錢增值自己
周永新認為必須加快興建公屋,不單縮短輪候時間,更應將房屋開支佔低收入家庭住戶開支比例降至25%訂為目標,給市民希望,「若5至10年內做到已很好」,「你要讓基層有剩餘的錢增值自己,讓子女發展,去減除障礙」。至於長者貧窮,他相信未來不單靠現金援助,新冠疫情反映長者的醫療需求,長遠須改善基層醫療,例如兩年內設指定診所供長者檢查身體或取藥。
「收入再分配」非洪水猛獸 可減貧富差距
被問到如何及能否解決貧富懸殊,周永新認為以香港現有經濟結構,「若無第二次收入再分配,是無法縮窄貧富差距」,唯一是像北歐國家徵收富人稅,但做法將被指有違基本法低稅制規定,相信任何特首都不會以縮窄貧富差距為目標。他多次提到,基本法規定原有資本主義制度50年不變,但政府一成不變,只停留在1997年前思維,「在改變香港貧窮現G有好大阻力」(見另稿)。
最低工資長津有效 「此外不覺做了什麼」
對於回歸以來5屆政府的扶貧工作,他認為立法規定最低工資真正幫助了貧窮勞工,首兩三年有效提升基層工資,但近年效果消退;另一成就是長者生活津貼,有助減少長者貧窮,「除此之外,不覺得政府做了什麼」。
展望未來,周永新強調政府須有決心針對地扶貧,並設滅貧目標,更希望政府改變對貧窮的思維,「不能再停留1997年前思維,入息再分配不再是洪水猛獸,社會有些人需要現金資助,去幫助他們改善條件,擺脫貧窮宿命」,寄語政府更關心弱勢。
(回歸25年 危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