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猴痘倍增社區傳播 比利時患者強檢21日
歐美及澳洲近日出現猴痘(monkeypox)爆發,目前最少14國家出現病例,其中12國是首次出現個案。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昨表示,發現多36宗猴痘個案,總數增逾倍至56宗,一些新個案並沒有到過西非,也沒與來自西非的個案接觸過,顯示已出現社區傳播。累計4宗個案的比利時,衛生當局強制患者隔離21天,是首個採取相關隔離措施的國家。世衛警告,全球目前正面對新冠疫情、俄烏戰事和猴痘三重挑戰。
目前全球已接獲超過180宗確診及懷疑猴痘病例,至周一未有死亡個案。英國累計有56宗病例,最少一名病童正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其餘大部分都是曾參與同性性接觸的年輕男性。UKHSA更新指引,建議猴痘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應自我隔離21天,比新型冠狀病毒防疫措施更嚴格,另外會提供疫苗接種。UKHSA的指引又稱,這些密切接觸者應避免接觸免疫力低人士、孕婦和12歲以下兒童,因為他們出現重症和死亡風險較高。UKHSA提到,受感染風險較高者,包括會接觸到患者爆破皮膚或體液者,例如同住者、性伴侶或共用針筒者,中度風險者包括一般肌膚接觸者,例如同坐的士或飛機鄰座乘客,又或是有病徵患者一米內沒有穿個人防護裝備者。
英專家料下周病例大增
英國天空新聞周日報道,隨着歐洲和美國不斷報告新的猴痘病例,專家警告英國將面臨猴痘病例「顯著增加」。英國性健康和愛滋病協會主席迪斯納普(Claire Dewsnap)說:「最讓我擔心的是,歐洲多地都有猴痘感染病例,這意味着疫情已經蔓延,猴痘病毒已經在普通人群中傳播,而掌握這些人的聯繫方式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在未來兩到三星期,確診病例數可能會很高。」她警告,「我肯定下星期的病例數會大幅上升」。
同志非裔被針對 聯國憂加劇污名化
猴痘在中非和西非較常見,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痠痛、臉部和身體大範圍皮疹等。近期在歐美多宗猴痘個案是同性戀或雙性戀男性,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稱部分相關報道針對非洲人以及同性戀或跨性別人士,充斥種族主義和「恐同」言論,不僅加劇「污名化」,也會對當局因應日益嚴重的疫情帶來影響。世衛強調,猴痘是透過密切接觸傳播,不限於性接觸。
(法新社/英國每日郵報/衛報/世衛網站/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