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當選宣言:守住法治 堅持底線思維 未提人權自由 學者料國安成施政重點
【明報專訊】曾任保安局長、政務司長的李家超昨日在沒有競爭對手下,取得1416張支持票(佔投票選委99.2%)當選第六屆特首。他當選後提到會堅定維護《憲法》及《基本法》確立的憲制地位,守住法治的核心價值,並要「堅持底線思維」。多名政界人物和學者分析,底線思維與國家安全、法治相關,預計新一屆政府施政,國家安全都必須在考慮之列。李家超又說上任後將優先處理房屋,重申政改不是優先項目。現屆政府正在草擬立法方案的《基本法》23條,他昨則未提及立法時間表。
明報記者 馮樂琳、鄭啟智、林勵、陳柔雅、馬耀森、曾偉龍
李家超當選後感謝選委支持,稱將「忠誠地、堅毅地承擔這歷史使命」,團結和帶領740萬香港居民「同為香港開新篇」。
得票1416張 佔投票選委99.2%
李家超又表示:「我會堅定維護《憲法》及《基本法》確立的憲制地位,守住法治的核心價值,堅持底線思維,抵禦來自內外的威脅和破壞,保障香港社會大局穩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相比前兩任特首的當選宣言均有提及「人權」、「自由」等核心價值,李家超昨只提及「守住法治的核心價值」(見表)。
港澳辦、中聯辦及駐港國家安全公署分別出稿祝賀李家超,其中國安公署提及,相信新一任特首及管治團隊能「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統籌發展與安全」。
劉兆佳:底線思維指要有強烈危機感
劉銳紹:有為求目的不惜一切意味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稱,「底線思維」指要有強烈危機感和憂患意識,考慮到國際形勢愈趨嚴峻,國家安全威脅日增,必須從最壞角度思考,並未雨綢繆,妥善應對各種困難與挑戰。
全國人大代表葉國謙說,內地常用到「底線思維」的概念,可理解為用最基礎的標準衡量做事方向、出發點,在香港層面,便是需守住核心價值,即是法治。他相信港府日後制訂政策都要多考慮國家安全方面。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指出,李家超提及「底線思維」是緊接着「法治」之後,認為李所指是安全治理,即是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障香港的長治久安。他認為延伸到《港區國安法》中,香港法律制度的維護國家安全的執行機制會繼續健全,包括23條立法。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李家超當選後提及底線思維,反映國安會是政府未來5年的工作重點。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說,在中外勢力持續角力下,中央更強調香港在國家安全的作用,尤其底線思維在內地官場語境有為求目的不惜一切的意味,但他說需警惕有人「借外打內」,導致管治路線左傾。
重申房屋優先 未提23條時間表
李家超昨被問到上任後的優先工作是否包括23條及「假新聞」立法,他重申23條立法是憲制責任,上任後會與政策局及法律專家研究實際內容,但未提及立法時間表。他表示,特首需同時向中央及特區負責;當被問到市民利益的位置時,他稱「中央希望香港發生的,與香港大眾希望發生的,一定是一致的」,指大家的利益是希望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他會確保市民利益。
李未答會否晤泛民 民協:「我們」包括各派別
現時議會內沒有民主派代表,問到李家超會否見民主派,他無直接回應,稱會與各界溝通。民主黨主席羅建熙認為,任何一屆政府都應與各界溝通,特別是持不同意見的人,包括政黨及壓力團體,因他們代表香港社會很多對政府有不同意見的市民,「兼聽則明,在社會嚴重撕裂、需要去修補的時候更應如此」。
民協副主席李庭豐稱,李家超經常提及「我和我們」,若「我們」包括廣大市民、各個階層、不同界別及派別,新一屆政府應多與不同人溝通。李庭豐對李家超提到政改不是其首要任務感失望,希望新政府至少在這方面有準備,與市民討論。
民建聯期望,李家超團隊能更重視與立法會議員聯繫,在制訂政策過程中充分諮詢及吸納立法會意見,令政策更符合民情。
(特首選舉)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