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25
    星期五

語文小錦囊

[2022.03.25] 發表

【明報專訊】瘂弦(1932–),本名王慶麟,著有詩集《深淵》,改版後取名《瘂弦詩集》,曾從事編輯工作。他與現代詩詩人洛夫、張默發起創世紀詩社,三人號稱「創世紀鐵三角」。創世紀派詩人主張超越生命,發掘人的心靈世界。瘂弦的詩作《乞丐》寫出小人物看似卑微卻真實存在的證明。

節錄

不知道春天來了以後將怎樣

雪將怎樣

知更鳥和狗子們,春天來了以後

以後將怎樣

依舊是關帝廟

依舊是洗了的襪子曬在偃月刀上

依舊是小調兒那個唱,蓮花兒那個落

酸棗樹,酸棗樹

大家的太陽照着,照着

酸棗那個樹

而主要的是

一個子兒也沒有

與乎死蝨般破碎的回憶

與乎被大街磨穿了的芒鞋

與乎藏在牙齒的城堞中的那些

那些殺戮的慾望

每扇門對我關着,當夜晚來時

人們就開始偏愛他們自己修築的籬笆

只有月光,月光沒有籬笆

且注滿施捨的牛奶於我破舊的瓦缽,當夜晚

夜晚來時

——節錄自瘂弦《乞丐》

■學一學

第一人稱

瘂弦以乞丐的視角體驗,在現實的壓迫下,詩中乞丐的身心遭受生活現實殘酷的折磨,乞丐對未來的茫然,帶着飢餓和破爛的身軀,被人人背離孤立。第一人稱是一種直接表達的方式,作品以「我」的身分出現,敘述的有如親身經歷、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事情。好處是容易拉近與讀者距離,使讀者進入「我」這個角色,使文章更真實,亦可以詳細體會「我」的心路歷程和感情。不過,美中不足是局限了敘述事情的角度,不能超過「我」未知的範圍,故不能宏觀地展示大畫面。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生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493期]

更多教育
成語故事:未雨綢繆
【明報專訊】■學一學 未雨綢繆,來自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鴟鴞〉,詩歌以鳥媽媽的角度出發,講述牠築巢養雛鳥如何辛酸,借此抒發...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