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22
    星期二

年滿60今起獲口服藥 不論打針否 梁卓偉倡醫局配對病史 送藥上門

[2022.03.22] 發表

【明報專訊】本港引入兩款新冠口服藥,連日有個案稱長者因曾接種新冠疫苗而不獲處方,醫管局昨日更新用藥指引,放寬至所有60歲或以上長者,不論是否已打針,均可獲處方口服藥。港大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稱,新指引今日生效。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認為應擴大至容許私家醫院處方,並考慮由衛生署提供陽性患者資料予醫管局配對病史,找出高危患者,再速遞藥物上門。

60歲以下未齊針高危者亦可用

按醫管局以往的用藥指引,兩款口服藥使用準則,包括未完成接種疫苗,以及70歲或以上、或70歲以下但有高風險因素的患者。醫管局昨更新指引,所有60歲或以上患者,不論疫苗接種情况,均可獲處方口服藥;至於60歲以下患者,若有高危因素及未完成接種疫苗,同樣適用。指引另列明,有嚴重免疫功能問題的患者,不論年齡及接種情况均可獲處方口服藥。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昨在記者會回應稱,隨着疫情發展會適時改動指引,現時在年齡及接種要求上有所調整,冀更多病人受惠。

孔繁毅回覆本報稱,新指引今日生效,修訂旨在令更多高危長者受惠。新指引下,60歲以下高危患者仍需符合未完成接種疫苗的條件,才可獲處方。被問到有否空間再取消疫苗要求,他說如再放寬未必有足夠庫存,需優先供予更高危者。

許樹昌:助減重症 下調年齡穩陣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現時下調用藥年齡,將有更多輕症長者可提早服藥,進一步減低重症風險。他說,年輕已打針患者多屬輕症,按以往口服藥相關研究,主要用藥目標是長者,故下調用藥年齡至60歲已「好穩陣」,能覆蓋最高風險患者。

梁倡准私院開藥

另一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更改口治療新冠口服藥是重要及關鍵的一步,但不要忘記亦須確保所有高危病人要獲得有關藥物。他指當局除透過醫管局處方口服藥,亦應讓私家醫院的門診及急症室可處方口服藥,並考慮如何進一步擴大應用,令有需要患者能獲取藥物,例如衛生署獲得陽性呈報可每12小時將有關病人資料傳予醫管局,醫管局在其病歷系統配對資料,以年齡及病史找出高危病人,之後透過速遞將藥送到病人家中,這正是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的做法。

有公院內科醫生說相信當局以往顧慮藥物供應有限,及疫情再惡化令患者急增,故用藥指引較謹慎;現時有更多藥物抵港及疫情放緩,故有空間放寬,料日後用藥可較「鬆手」。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更多要聞
滯公園免傳稚弟 染疫童送隔離等半天 屯院求醫被拒收入院 父:政府好像消失了
【明報專訊】屯門一名8歲童前晚快速測試呈陽性,由父親陪同到醫院求診後被拒收入院,由於男童尚有兩名年幼弟弟,父親不敢帶他回家隔離,遂透過消防處... 詳情
稱內地醫護已全面投入 醫局:亞博可增收200人
【明報專訊】內地援港醫療團隊近日到亞博社區治療設施支援治療新冠病人,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昨表示,400多名內地醫護熟習環境... 詳情
協助院舍措施 羅致光認落後疫情 昨無院舍疫情個案 張竹君:好徵象
【明報專訊】第五波新冠疫情下,院舍成重災區,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前日稱,安老院及殘疾院舍是整個抗疫工作最弱一環,質疑社... 詳情
【明報專訊】警務處長蕭澤頤接受中新社訪問稱,過去兩年警方巡查餐飲業務場所逾36,000次,巡查表列處所逾42,000次,發出接近2000張涉... 詳情
【明報專訊】有兼職外賣員早前感染新冠後送餐帳戶被凍結,轉陰性後4天才解封,又無法申請援助金,質疑公司欠支援,批評平台為外賣員帶來「假希望」。...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