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兩成染疫者歿或因本身病 梁蠸憳P死亡數據分類 助計醫療承受力減恐慌
【明報專訊】疫症風險傳訊與溝通是控疫重要一環,新冠病毒在第五波奪去逾千人性命,數字看來驚人,但有專家引述醫管局分析的104宗死亡個案,指出約兩成死因或與本身疾病有關。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蠸慦磳隉A應將染疫死亡人數按年齡、打針等分類,減低市民恐慌,亦助政府掌握醫療系統是否能夠承受。
專家:政府協調差 資訊亂或增死亡
港府的疫情資訊發放常被詬病,有曾處理SARS的公共衛生專家認為,政府在新冠疫情協調較差,資訊混亂、欠家居隔離支援等都可能推高死亡數字,但政府反而將大量人力物力用在全民強制檢測、禁足等,「很多市民買不到Panadol,是否可以從內地運一批來?這是否重要過感謝中央確保食物供應?」該專家說,政府似乎忘記傳訊和溝通是危機管理重要元素,公共衛生部門似乎未能靠專業做決策,例如科興和復必泰在本港真實世界的數據,政府公布時似有顧慮,「可能很多事是由上而下,他們很多時會擔心會引起政治後果」。
星統一公布死亡數 港分散惹混亂
在港要了解染疫死亡數據不容易,新加坡等地官方統一公布死亡數據及分析,但本港數字分散,不同平台公布數字或不同(見表),醫管局每日在記者會公布在公院死亡數字,以往未送院死亡由衛生署公布,第五波前共有8宗。第五波起數字一度混亂,衛生署2月中公布兩宗未送院死亡,署方日前回覆本報稱,該兩宗已計入醫管局死亡數字中,即截至3月3日的公布,第五波有1153宗死亡,疫情以來累計1366宗。
染疫者死因未必與新冠病毒有關。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表示,日前與國家衛健委新冠疫情應對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等開會時,醫管局曾分析第五波中104名死者,約六成或與新冠病毒有關,約兩成很大可能與自身疾病有關,約兩成未有確切定論。本報就此向醫管局查詢,局方稱仍在統籌,會適時公布。
劉宇隆認為,醫管局應公布相關數據,讓市民明白「因染疫而死(die from)」和染疫者因其他原因而死(die with)的分別。他說,即使無疫情,不同年齡層都有死亡,要一併考慮背景死亡率,「如果咁鶪擗五椰滿B心臟病死,唔可以計入因Omicron而死」。他說,新加坡早期不把醫生判斷死於其他病的個案計入新冠死亡,但近期當地沒公布死亡詳情,不知最新如何計算。
梁蠸撱{為,現或較難分析患者是否染疫致死,政府應發布感染者死亡比例(case fatality rate),按年齡、打針劑次、打什麼疫苗等劃分,並將數據放上網,每日更新,減低市民恐慌,這亦有助政府計算可能的死亡、重症人數,評估醫療系統是否能承受。
防護中心:已跟醫局交換數據 會改善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昨回應稱,已與醫管局交換數據,掌握最新死亡數字,並會不斷改善資訊發放,最近已於網上發布死亡數字和分析。
明報記者 畢嘉敏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