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03
    星期四

時事議題:答題指引

[2022.03.03] 發表

【明報專訊】.新聞議題:難民

.學習單元:今日香港、全球化、公共衛生

.顧問教師:周蘊靜老師

◆學習目標

知識

‧了解全球難民的情况

‧認識各國對難民問題的回應

技能

‧分析數據所示的趨勢

‧歸納對難民政策的正反意見

態度及價值觀

‧培養對全球難民議題的關注

‧關心難民所面臨的問題

■資料回應題

◆(1) 描述全球流離失所人口圖表趨勢。

從資料可見,全球流離失所的人口由2015至2020年呈上升趨勢。全球難民由2015年的1610萬人上升至2020年的2070萬人,升幅達28.6%。另外,國內流離失所者及尋求庇護者,亦同樣呈上升趨勢。國內流離失所者由2015年的4050萬人上升至2020年的4800萬人,升幅為18.5%。尋求庇護者則由2015年的320萬人增至2020年的410萬人,增28.1%。由此可見,全球流離失所的人口持續上升。

◆(2) 「已發展國家應放寬政策,以接納更多難民。」根據資料及就你所知,指出一項支持及反對該聲稱的理據。

支持理據:

人道理由

已發展國家應以人道理由,放寬政策以接納更多難民。從資料可見,全球難民數目不斷增加,部分難民因個別已發展國家的入境政策,只能滯留在經濟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資料亦顯示2020年有86%難民身處在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生活環境較差,亦未必具足夠資源協助難民的生活,部分難民需承受飢餓、缺水等惡劣情况。已發展國家雖擁有較多資源,卻只接收約14%的全球難民。基於人道理由,已發展國家應放寬政策以接納更多難民。

反對理據:

觸發政治危機

若已發展國家放寬政策以接納更多難民,可能誘發國內的反移民情緒,觸發政治危機,有可能引發社會不穩。資料提及2015年的歐洲難民潮,激發歐洲各地的右翼民族主義,即使本來對難民較開放的國家如德國,也出現不願意接納移民的意見。放寬政策很可能導致已發展國家的民意分歧,容易產生政治紛爭。為免造成政治衝突,已發展國家不應放寬政策以接納更多難民。

■延伸回應題

◆(3) 政府處理本港免遣返聲請時,可能面對什麼挑戰?解釋你的答案。

參考論點

資源不足 社會開支增

現時免遣返聲請審核工作由入境處負責,可能面對資源不足的挑戰。入境處審批免遣返聲請資格需時,本港免遣返聲請接獲的申請數字每年逾千宗,由於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實施特別工作安排,只能為免遣返聲請人提供有限度公費法律支援服務,更阻延了部分聲請個案展開審核程序,導致個案積壓。一般聲請人要滯留在香港數年,審核程序減慢,除了免遣返聲請人需長期等候外,向免遣返聲請人提供人道援助的開支亦增加,變相增加社會開支。因疫情導致批核時間延長,開支可能增加,政府可能面對資源不足的挑戰。

溝通困難

政府處理免遣返聲請審核工作,可能面對與聲請人溝通困難的挑戰。根據資料C,《2021年入境(修訂)條例》列明入境處可要求聲請人在見面時所使用的語言,此規定可縮減尋找翻譯員的時間,但有聲請人認為只能以母語才能充分表達自身經歷。免遣返聲請人來自不同國家,部分未能說英語等語言,使政府處理時難度增加,為政府可能面對的挑戰之一。

公眾爭議

政府處理免遣返聲請,可能面對引起公眾爭議的挑戰。過去有新聞報道指有聲請人來港目的是就醫,亦有人暫留香港時靠打「黑工」掙錢,引起公眾不滿。另一方面,亦有報道指出負責羈留免遣返聲請者的屯門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不人道對待羈留者,而且有意見認為法例不尊重聲請人對其健康狀况的私隱。政府處理免遣返聲請時,由於牽涉人權、資源公平分配等不同範疇,容易引起社會爭議,為政府可能面對的挑戰。

■學習及答題指引,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220303BS.doc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通通識 第743期]

更多教育
概念解碼:人道主義
【明報專訊】人道主義(humanitarianism)的概念是重視人類基本價值,如生命和生存狀况,亦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互助,人們不應受性... 詳情
生活看通識:元宇宙
【明報專訊】facebook公司2021年10月28日宣布改名Meta以連結元宇宙(Metaverse)概念,事件引起全球網民熱議。元宇宙一... 詳情
Road to 5**:Merge of vaccine passport with LeaveHomeSafe app
【明報專訊】◆News summary Government employees are now required to get va... 詳情
新聞有常識:動物試驗
【明報專訊】不少科學實驗為了測試結果,會首先找動物來測試,成功後應才用於人類。最近瑞士打算禁用動物試驗,為此公投,結果如何呢? ◆新聞... 詳情
真假fun一fun:游走斯里蘭卡雜貨店
【明報專訊】雜貨店顧名思義是賣雜貨,貨品種類繁多,前往各國雜貨店可幫助我們了解當地文化。斯里蘭卡雜貨店總監Mrs. Harini Perer...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