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團隊研「第三條」抗疫路線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首席專家吳尊友指出,隨着歐美逐步放開防疫措施,中國多個團隊正研究如何改進抗疫政策,強調不是簡單地「躺平」,能保證疫情控制,同時能和國際社會接軌。
「堅持常態化防控 百姓難捱」
中國人民大學在周二(15日)舉行「新冠將逝 大國何為」論壇,吳尊友在會上提及,過去中國的常態化防疫、「動態清零」政策使得中國在防疫、經濟兩方面都成為贏家,但主要依靠出口支撐GDP增長,隨着歐美國家宣布放開全面的防疫措施,「我們現在面臨兩個選擇,是繼續堅持常態化防控策略,還是進一步完善現有的防控措施?」
他指出,如果繼續堅持,民營企業、個體戶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老百姓一年兩年能堅持,繼續下去確實很難維持」;但如果像歐美國家一樣,不做任何處理地「躺平」,「初步預測很多人會感染、死亡,社會、官員都沒有辦法接受」。
吳尊友透露,現時多個團隊在研究完善現有防控措施,完善後的措施,既不同於目前「動態清零」政策,也不是簡單地「躺平」,而能保證疫情控制、實現生命至上的價值取向,同時和國際社會接軌,「但措施還沒有出來,相信中國人民有智慧能在近期出台進一步完善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