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中失準 華莉娃「梗頸四」 15歲藥檢違規勢掀改革 聯盟擬6月投票設年齡下限
15歲新星華莉娃昨日在禁藥爭議的陰霾籠罩下,於北京冬奧出戰花樣滑冰女子單人滑壓軸戰連環失準,在自由滑只排第5,總成績由首名跌至「梗頸四」,日本隊的坂本花織打破俄羅斯奧委會壟斷摘銅,賽事因而如常舉行頒獎禮。華莉娃去年底藥檢「肥佬」,其教練被指涉不人道地限制選手體重,令滑冰界掀起提高參賽年齡下限的改革聲音,勢在冬奧後再掀激辯。
華莉娃周二在單人滑短節目獲82.16的高分,昨晚在自由滑壓軸登場,惟舞曲《波麗露》伴隨下連環失準,多個跳躍動作失衡甚至跌倒,完成時失望得掩臉,等待成績時更灑淚。她在自由滑獲141.93分,以總分224.09分排第4,失落三甲。她的隊友舒查巴高娃及托露索娃各以255.95分及251.73分,獲得金、銀牌,短節目排第3的日本隊星將坂本花織以233.13分摘銅。華莉娃上周一領軍摘得花滑混合團體賽金牌,更成功演練四周跳寫下冬奧女將歷史,惟翌日被揭去年底一次賽後藥檢失敗,上訴後獲俄羅斯解除暫時禁賽令。
跳躍連環失衡賽後灑淚
國際奧委會(IOC)、世界反禁藥組織及國際滑冰聯盟,隨即向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提出上訴,令團體賽頒獎禮至今未舉行。奪銀的美國隊及「梗頸四」的加拿大隊,連日來分別公開投訴賽事不公。IOC主席巴赫昨在單人滑賽前,與美國隊秘密會面,安撫未獲獎牌的選手。美聯社報道,該會拒絕撤回取消團體賽頒獎禮的決定,在華莉娃藥檢判決出爐之前,只會送贈火炬予受影響選手。而昨晚因華莉娃未打入三甲,單人滑頒獎禮如常上演。
首征冬奧的華莉娃結束今屆征途,她賽前未提出檢驗去年底的樣本瓶B,意味審理違規一事仍需長時間處理,但滑冰界已在醞釀改革。外界聲音質疑華莉娃僅15歲,藥物犯禁非其所願,外媒將矛頭指向她的團隊及教練Eteri Tutberidze。後者大部分徒弟年幼成名,但大都因傷患纏身,在18、19歲便退役。
頒獎禮上演 挪威倡改年齡制度
早在2014年,妮列斯嘉雅以15歲又249天贏得冬奧團體金牌,成為冬奧史上第二年輕花滑金牌女選手,惟3年後宣布因厭食症退役;「冰上月野兔」梅德韋杰娃則在2017年腳骨受傷,在上屆賽前脫離Eteri Tutberidze的訓練營轉赴加拿大,並稱希望與一個如朋友般的教練合作。
報道指這名俄籍名帥嚴格控制選手體重,以減低因跳躍而受傷的機會。如今藥檢風波全球關注,昨日名列第10位的美國隊女將貝爾,表示希望設立年齡下限,「這項運動要成為專業,可持續發展,而非只有一年光輝,或是像我25歲征奧,就當作令人驚訝的新聞」。
挪威滑冰聯會會長 Mona Adolfsen亦稱,希望華莉娃事件能令相關人士研究年齡限制。美聯社稱,國際滑冰聯盟擬在6月為此投票,但勢遭俄羅斯、美國及加拿大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