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灣區三年」專題:中大率先與大灣區大學共建研究院
【明報專訊】除了香港眾多高等學府到大灣區辦學,大灣區規劃也提出要創建大灣區大學,作為打破粵港澳三地教育體制壁壘的新嘗試,學校2020年決定落戶東莞的松山湖,預計2023年開始招生,是大灣區教育一項重點工程。
已簽備忘 將派員加入科研團隊
香港中文大學去年10月亦率先與大灣區大學大籌委會簽署備忘錄,共建先進材料與綠色能源研究院。中大校長段崇智以書面回覆本報表示,研究院建設初期,將從先進材料、綠色能源、碳中和、資源循環、農業科技等領域開展研究。中大理學院將提供科研方向和學術支持,並安排中大教研人員領導和加入科研合作團隊,以及發展及提供聯合培養研究生指標。
中大與內地的科研合作其實已有多年歷史,除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大深圳研究院外,2018年設立眾創中心、近期成立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段崇智表示,這些平台讓中大學者與內地高校、機構及企業展開科研合作,實現產學研聯動。最近項目包括與雲南地震局合作推行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項目,為內地防震減災工作貢獻;以及與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推行光纖雷射器內腔增強型光聲光譜關鍵技術研究;與內地醫院合作引進染色體基因晶片,應用於臨H疾病研究。近3年,研究院獲批9項科技部重大或重點專項研究專案、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及重點研究計劃3項、聯合研究計劃1項。
培養人才實習 為團隊提供資助
對於如何吸引港校學生到內地從事科研工作,段崇智表示中大於上個學年推出多個聯合培養人才及暑期實習計劃,深圳研究院亦為博士後培養團隊提供資助。深研院眾創中心已孵化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創想未來機器人、聲揚科技、深慧視、隨聲寶)和1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目前中大教授、學生及畢業生在深研院的創業團隊有56個,研究院在公司註冊、人才招聘、政府資源對接、產業資源對接、工商財稅、人才及創業資助等方面提供協助。此外,中大孕育了商湯科技、思謀科技、未來機器人等獨角獸或準獨角獸企業;大學教授及科研團隊亦利用內地科研平台作創業及成果轉化,在人工智慧、大數據、5G、先進製造及機器人發展等方面開展創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