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香港清零封關影響以商
在西方多國逐漸透過疫苗接種邁向「與病毒共存」的新冠抗疫路線之際,香港跟隨內地做法堅持封關「清零」,成為西方在港商界的關注或不滿焦點。以色列駐港總領事藍天銘表示,以國商界對香港的最關注議題也是港府的防疫旅遊限制措施,尤其是地區總部設在香港的企業最受影響。但他表示,各地都有自由選擇防疫政策,以色列總領事館會致力發揮橋樑作用,協助在港以企尋求其他解決方案。
以國4支柱抗疫 維持開放
藍天銘表示,在港設有地區總部的以企當下無法搬到其他地方,而且對以國外派人員來說,當他們無法外遊或回國探親,又或無法參與公司年度會議、安排會見客戶或帶他們實地考察,將會是一大問題。但他承認,目前應對新冠病毒沒有即時及「魔法方案」(magic solutions),每個國家或地方皆有選擇抗疫政策的自由,畢竟每種方式都有「短處和代價」,例如封關會「對經濟、社會福祉、民眾、兒童等有影響」。他期望新冠疫情盡快過去,以港兩地交流回復至2019年或以前水平。
以色列以新冠疫苗接種率高著稱,本月開始為60歲以上人士打「第四針」。但藍天銘強調,廣泛的疫苗接種以外,以色列抗疫尚有另外三大支柱:一、嘗試維持國內日常運作,即使目前面對Omicron變異株蔓延的挑戰,「學校仍開放,商業活動仍開放,機場仍開放」;二、迅速適應情况變化以至新變種,例如Omicron跟另一變異株Delta有所不同,擴散快得多,但感染症狀較溫和;三、知識分享同樣非常重要,以色列的理念是基於真正事實和醫學分析做決定,跟其他國家分享觀點和資訊,有助政策調整至最優(optimized)。
國安法下重視歡迎投資氣氛
《港區國安法》實施是外商另一關注點,被問及以企投資意欲有否受影響,藍天銘回應稱,以色列商界希望「香港整體上能繼續作為貿易及金融中心」。藍天銘認為對商人重要的是「氣氛是否歡迎投資」,這將影響他們「能否繼續在這裏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