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章稱符大學利益 政界指欲「光榮卸任」
【明報專訊】港大早前去信支聯會要求在10月移走《國殤之柱》後一直按兵不動,而將於本月底卸任的港大校委會主席李國章周日(19日)仍稱處理上有困難,校委會至周三「即日投票、即日拆柱」,行動之快令外界關注有否政治考量。至少兩名熟悉李國章的政界中人認為,「速戰速決」方式符合李的處事作風,也或是因為李要在任內留下功績,「光榮卸任」。李國章透過發言人回覆稱,作為校委會主席,有責任作出合乎大學最佳利益的決定。
政府本月17日宣布委任執業大律師王沛詩接替李國章為港大校委會主席,任期由下月1日開始。外界關注港大校委會如何處理國殤之柱,結果在李國章卸任前,校委會極速「拆柱」,變相免卻王沛詩甫上任便要研究如何處置雕塑這一大難題。有政界指此舉或因李欲在卸任前留「建樹」。被問到校委會拆柱決定會否與李欲留下建樹有關,港大校委會本科生代表黃靖軒稱「不作揣測」。
李稱另有律師給清晰意見
本報昨向李國章查詢拆柱是否為任期劃下圓滿句號。李透過發言人回覆稱,作為校委會主席,有責任作出合乎大學最佳利益的決定,而問題畢竟已討論一段時間,早在10月已開始着手處理,「只是因為一直提供法律意見的律師行不再提供服務,現另有律師給很清晰意見,大學既有法律風險,也潛在安全問題,始終要採取行動」,稱移除即時危險後,慢慢再處理一時三刻未能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