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01
    星期三

道聽圖說:尋找舊日報業痕[

[2021.12.01] 發表
施永遠
《循環日報》的創址現為活麟大廈,是香港中文報業之始,創辦人王韜被譽為「中國新聞報紙之父」。
位於上環西街的光華印務公司,門外大閘繪有活字印刷機的塗鴉。
光華印務門外貼了一張1980年代西街與荷李活道交界的舊照片。曾居於西街的施永遠對圖中的「金記粉麵」印象深刻,「兒時也會到金記吃粉麵,現在很難找到當時街邊檔的風味了」。
任偉生(左一)近年辦「活字寶手作坊」,讓年輕一代認識及接觸舊時代的活字印刷工業。
光華印務內仍存放茼h款字粒和活字印刷機,進入老店恍如穿梭至昔日時光。
香港新聞博覽館

【明報專訊】今天我們一機在手,能知天下事。在智能電話尚未出現的時代,香港報業發展蓬勃。今期〈道聽圖說〉讓我們跟隨資深傳媒人、香港新聞博覽館導賞員施永遠(圓圖)的步伐,游走中西區,尋找香港報業昔日痕[。

第一站:香港新聞博覽館

前身是美國公理會佈道所和必列雂h街街市的香港新聞博覽館,是以新聞為主題的教育中心,館內設有專題展覽區,介紹香港百多年來新聞行業的歷史和發展。施永遠1980年加入《星島晚報》成為記者,1981年轉至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擔任節目製作人,創立節目《頭條新聞》及曾任《鏗鏘集》監製,後來成為港台發言人和港台助理廣播處長,2015年退休。退下新聞火線的他,仍對新聞充滿熱忱,現於香港新聞博覽館擔任導賞員。他由博覽館地上的報業發祥地圖作起點,細說香港報業發展緣由。

1840年代,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當時不少西方文化事物引入香港,報紙就是其中之一,西方傳教士和商人紛紛在港辦報,因此早期大多是英文報紙,就算中文報紙亦由外國人主理。施永遠解釋:「當時清朝並不喜歡人們辦報,因為不少報館都是主張改革中國的。」大多愛國的有識之士,希望藉報章表達對國家的期望和提出改革,舉例孫中山委託興中會的革命戰友陳少白在港辦《中國日報》,當中曾寫道「推翻滿清政府,建立民主現代的中國」,革命者利用香港自由港的特性,運送報紙到海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報紙,以香港影響中國」,香港報業由此興起。

第二站:《循環日報》創址處

緊隨施永遠走到荷李活道27至29號的活麟大廈,乍看只是一幢普通的住宅大廈,大家能否想像,大廈前身是影響華文報紙發展的重地?《循環日報》是本地首份以華人資本經營、編採的民辦報紙,創辦人王韜1872年在此址創立中華印務總局,1874年再成立《循環日報》,由中華印務總局印刷出版。王韜曾與父親在上海生活,其間結識了倫敦傳道會的麥都思博士,獲對方邀請於上海墨海書館翻譯聖經;他向太平天國上書希望不要攻打上海,惟被清廷誤會他與太平天國有關而遭通緝,故逃至香港並在此地辦報。當時《循環日報》會報道清廷最新頒布的事項、地區新聞、航運消息等,讓本地及海外華人了解中國時政,王韜更會在每日的報紙上寫社論文章,倡議中國變法自強。

「在《循環日報》創立前,所有報紙都沒有社論或政論欄目的!如今世界各地的華文報紙皆有社論,可見(循環日報)影響是多麼深遠。」施永遠雀躍地解釋,王韜是首個在報紙執筆寫政論的報人,敢於批評,以此方式希望推動中國變革富強,引起大眾對有關議題的輿論,「當年維新派的康有為和梁啟超也有看《循環日報》,受其影響而推自強運動,影響中國的重大事件,想不到是與香港小小一個號碼的地方有關」。

英治時期,政府在中環興建政府大樓,當時的消息來源主要來自政府的新聞發布,為了以最快速度報道事件及印報,不少報館在該區成立。施永遠表示,現今通訊科技發達,記者不再需親身前往政府機構、通訊社等收取新聞消息,各報館已不再屹立中環;而且中環地價高,報館紛紛賣出用地,他笑言:「畢竟辦報也是一盤生意,當然把位於中環的原址賣出賺錢啦!」

第三站:光華印務

昔日一篇篇報道文章要印於報章,全靠「活字印刷」技術。活字俗稱「字粒」,即單字反字模,報章印刷前工人會按稿件內文選出字粒並排在字盤內,過程稱作「執字粒」;執好字粒後,工人再於字盤塗墨,覆上紙、施壓就印成報章。位於上環的西街,仍可見活字印刷老店「光華印務」。東主任偉生是光華印務的第二代傳人,63歲的他從事印刷行業超過50年,見證整個印刷行業的興衰。

「以前中環每一條街道都能看到印刷店的蹤影。」任偉生娓娓道出數個印務公司的名字:達明、偉志……「當年附近的店舖隨便數已有不少例子,全盛時期這區有多達200間印刷店。」印刷店興起,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發展,如鑄字公司、油墨店、羊紙、信封店等,互相賴以為生,環環相扣。他記得在1970年代,「若是印務公司臨近年尾光顧羊紙店,店家會回贈優惠,俗稱『爆竹錢』,好讓彼此能長做長有」。

任偉生10歲起便開始接觸活字印刷,他憶述當時不是循師徒制掌握技術,只是閒時向父親聘請的師傅學習,「最初當然是做雜務,出外買東西和點算紙的數量,後來慢慢一步一步接觸印刷工作」。他先由釘裝做起,後來學懂用大型切紙機切紙,其後幫忙印刷,最後才學習親手執字粒和排版。1980年代是活字印刷最興盛的時期,「平時上班是朝九晚六,但那段時間常常開夜班至晚上九時半,師傅下班後就自己一人印至11時」。然而,今天刊印報章的技術大不同,他再沒有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現在有打印機,又有大型印刷集團,甚少人找活字印刷了」。任偉生近年主要舉辦手作坊,示範活字印刷的工序,除了以此為生,也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這老去的行業。

■香港新聞博覽館

地址:中環必列者士街2號

費用:免費

開放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7時(周一及農曆年初一至三休息)

■新聞博覽館免費公眾導賞團:

周六:下午1時、4時及5時

周日:上午11時、下午1時、4時及5時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文:陳威諾

圖:陳威諾、活字寶手作坊提供

[語文同樂 第542期]

更多教育
人物例子庫:世上任何一個時代,這個聽來合理的謊言,會為遲鈍的嬰孩帶來財物損失及災難。
【明報專訊】《聖經》有句名言「靈巧像蛇、馴良如鴿」,勸勉人要保持純良的品性,應對事情時卻要靈巧有智慧。著名的「幽默大師」馬克吐溫(Mark ... 詳情
古文化談:野豬突襲
【明報專訊】在市區出沒的野豬,近日成了城中熱話。今天野豬出沒,政府機構會派人捕捉及人道珝嚏F古代野生動物「走進」人類生活之事更屬平常,動物與... 詳情
視聽之娛:貓奴迷幻世界
【明報專訊】只要「貓主子」不經意擺出可愛動作,「貓奴」的心就立即融化!舊時代也有不少著名貓奴,電影《路易斯韋恩的迷幻貓世界》將道出以畫貓聞名... 詳情
文字定格:觀看的方式
【明報專訊】每次路經尖沙嘴,我都會繞路至星光行,在誠品書店翻書,也看精品,運氣好的話,會遇上有意思的展覽。 記得誠品開業之初,不少人以... 詳情
道聽圖說:施永遠的晚報回憶
【明報專訊】雖然施永遠已退下新聞火線,但他在傳媒界工作所學的一切仍藏於心底。帶大家走過中上環昔日報業基地的軌[,他再分享自己任職《星島晚報》...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