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排序比例低疫苗不公 走漏眼風險增
南非上周四宣布發現後來被命名為Omicron的新冠變異株,儘管全球迅即重啟封關,但似乎已慢了一步,可見全球追蹤新冠變異的工作仍有很大漏洞,其一關鍵是發展中國家缺乏作病毒基因排序以辨別變種的資源。《華盛頓郵報》整理「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的數據後發現,為確認個案作基因排序的國家集中在歐洲,以排序比例計,排行最高前十國家有7個位於歐洲——最先發現Omicron的南非排37名,但比例低至0.8%。
排行前十的國家依次為冰島、丹麥、澳洲、盧森堡、挪威、英國、芬蘭、瑞典、日本、加拿大,北歐5國佔了一半,再加盧、英兩國,歐洲獨佔7席。但值得留意的是,即使排行第一的冰島,排序比例也只有56.2%,是唯一過半的國家,反映作為阻止感染擴散重要工具的病毒基因排序,普及程度仍然有限。
專家指出,排序比例排行榜跟疫苗接種率的名次不無契合之處,間接反映疫苗分配「貧富不均」增加變種發生機率仍是遏制疫情的一大難題。南非醫學研究委員會主席格雷(Glenda Gray)表明:「除非我們為足夠的人接種疫苗,否則我們將會看到這類事情(病毒變種及擴散)一再發生。」(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