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金過後 張家朗懷初心再出發
訓練依舊心態不變 笑言「奧運冠軍都係人呀」
一身運動裝束,背着沉甸甸的裝備,張家朗低調地回到劍擊館復操,彷彿東京奧運那歷史一幕從沒發生。「奧運冠軍都係人呀」,坐在熟悉的劍擊館接受訪問,他這樣笑說。是的,訓練依舊,心態不變,這種平淡的「後奧運生活」,正是家朗奪金過後的追求。儘管他也不否認,金牌魔力予他更強自信,來年衝擊亞運冠軍、世界賽獎牌,但此刻專注細節、打好每一劍,仍是這個24歲小伙子的初心。
張家朗東奧後的生活,其實也頗為曲折離奇。7月26日贏得花劍個人賽金牌,8月1日戰罷團體賽,馬上收拾行裝,從東京直飛深圳隔離21天,準備趕赴天津全運賽場前一天,卻因半月板受傷趕返香港治療。每個祝捷活動,他統統錯過了,直至今天起才亮相銅鑼灣,一連數天與民同樂。趕在忙碌行程前相約他訪問,地點依舊是體院的劍擊館。他坐下來回憶港人睽違26年的場面,笑說感覺仍是那麼不真實,「渴望這麼久,終於得到了,但得到後,感覺又不實在。大家奇怪我贏的一刻為何如此冷靜,其實我是不敢相信,未反應過來」。
為外界目光緊張 喜見金牌換資源
靜靜地回到香港養傷,家朗透露半月板已無大礙,本周亦已重投訓練,前天還上載體能環節片段,卧舉120公斤痛苦無比。他笑說其實除了走在街上,間中有人認出要求合照,其實生活都沒太大分別,就連爸媽都極為冷靜,沒有任何佈置,只是大家簡單吃頓飯慶祝。還記得他奪金戰鞋的金句嗎?「Don't lose your way」,這種千篇一律的運動員生活,仍是這個奧運冠軍的追求,「奧運冠軍都係人,教練對我說,你那天發揮得好,難保下次發揮好的會是對手。未來遇上更多挑戰時,我只會繼續奧運時的心態,相信自己、盡力發揮」。
能夠心無旁騖地堅持故我,某程度上是家朗心中的烏托邦,大大小小的劍擊網站列出檔案,依舊為他冠上奧運冠軍頭銜。一向內斂的他不得不承認,面對目光依舊是最艱難一環,「當然會為未來的公眾活動而緊張,但亦明白大家都在為我高興,而且能令更多小孩投身這項運動,甚至港隊有新劍館的希望,都是這塊金牌帶來的意義」。家朗也坦承難免成為對手目標,但他深信隊內競爭與教練扶持,仍能引領他步向更高層次,「特別是阿Nic(崔浩然)回來了,隊內有更多不同類型劍手,近期訓練強度亦明顯更高」。
放眼亞運爭金 世界賽冀入三甲
多項花劍國際賽因疫情取消,家朗最快待12月才出征迪拜。經歷東奧前疫下閉門苦練的磨人歲月,他透露港隊屆時或留守海外集訓半年,避免回港隔離21天等同廢了武功,或待明年亞洲賽前才回港。踏過奧運頒獎台最高階,投身全職劍手行列僅7年的他,如今放眼兩項大賽再與兄弟追夢,「最近期當然是明年亞運,我們的團體排名屬亞洲第一,上屆亦獲得銀牌,自然希望再有突破。至於世界賽三甲,都會是我的奮鬥目標,所以特別期待重返賽場,找出弱點再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