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代付輪候津貼屬「得意想法」非建議 林鄭批傳媒報「特首諉過房委」製矛盾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日前接受電視台訪問時稱「有得意諗法」,倘房委會建屋太慢,可由房委會代政府向輪候公屋的市民支付現金津貼,有關言論引起社會反彈。林太昨早表示有關說法並非建議,認為有報道指特首「懲罰房委會」、「諉過於房委會」屬誇大形容、「無謂地製造社會矛盾」,又稱很願意與房委會成員交流。有房委會委員認為設賞罰機制監察並無問題,重申「最難搞是前期土地供應」。
房委會出稿:竭心盡力建屋
房委會昨午以「房委會竭心盡力興建公營房屋」為題發稿,稱一直致力配合提升公營房屋規劃、設計及建造效率,爭取盡快建成更多單位,會積極推展更多適合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及其他嶄新建築科技的項目。
林太昨早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被問到會否收回「房委會倘建屋太慢須支付現金津貼」的建議,她說有關說法只屬「『得意』的想法」,「或許最近比較平靜,有人希望最好大家爭吵一下、社會熱鬧一些,這種是沒有建設性的矛盾和爭議」。
林太說目前公屋平均輪流5.8年,令人憂心。她認為縱建屋時間之快「世界級」,但亦須檢視前期流程,而建屋前期流程大大落後於形勢。她說房委會樓宇並非私人樓宇,毋須向屋宇署入則,仍可檢視程序有否精簡空間。她說希望房委會及房署可多用組裝合成方法建屋。
房委成員:設賞罰機制無問題
對於林太言論,房委會委員、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稱,任何政府所做的事,如有良好監察、賞罰機制,原則上無問題,「是否(林太)其說法等如怪責房委會建屋慢,要承擔費用?不認為是這樣」。他認為現時最「難搞」是前期土地供應問題,對於建築方法持開放態度。
另一房委會委員、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劉振江稱,社會或對林太言論太敏感,強調房委會建屋要靠政府交付土地,「現時房委會層面有很大的挑戰,無足夠新地建屋」,倡房委會可與發展局合作覓地,以增公屋供應。
此外,近日中聯辦多番落區探訪市民,副主任盧新寧稱共接獲6347項意見。林太昨稱,中聯辦的行動令港人不會對中央官員感疏離,亦可加強國民身分認同。對於中聯辦蒐集大量意見,她說期待收到其看法及建議,「但我直覺這些看法、意念及建議,應該與我們所知的非常接近」,料會是房屋、青年流動、貧富懸殊等問題。